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策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策略
摘 要: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深化,有利于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师资建设与“多师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研究与实施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企业新型学徒制 订单培养 一体化教学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自2008年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与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联合开展订单培养以来,通过深化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一体化”教学,形成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组织体系,对企业新型学徒制设计与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下面就具体实施中的一些重点以及做法进行分析,供借鉴。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类型与实施条件
1.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及“三要素”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企业对新招录员工(或订单培养人员)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整体化学习,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企业新型学徒制三要素是“岗位”“学员”“师傅”。学徒制是一种立足于岗位工作开展的师带徒式的培养方式,这就需要明确专业中包含哪些岗位,这些岗位有哪些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应具备哪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围绕岗位,支撑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师傅既来源于企业,也来源于学校教师,这就要求担任师傅的教师必须具有行业经历和生产经验。学员就是新员工或订单学生在学习阶段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学习是能力培养也是学徒的过程。“岗位”“学员”和“师傅”这三个要素贯彻了学徒制的全过程,也是职业教育改革贯彻的核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师资建设、教学环境建设等都是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的。
2.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类型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体,面向的是企业新招用员工和新转岗职工,主要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称之为“学徒培训工”。按照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方式,可分为订单培养和短期培训两种类型。订单培养也称为定制培养、工学一体,是企业将新招录员工或订单招生送入职业院校,按照订单培养计划进行前期学制培养;短期培训是指企业将新招录员工或转岗员工送入职业院校进行专项(岗位)理论、技术培养。例如: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在城市轨道类专业、铁道类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是指为合作企业(各城市地铁公司、铁路局)进行的定制培养,学生是经合作企业审查录取的准员工。
3.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环境与条件
实施理念是职业行动导向――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与职业发展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本位。实施环境是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学习场所也是工作场所、生产场所;学习内容是工作所需技能,与岗位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实施条件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或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以岗位为单位,以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由规划课程、校本课程、企业课程组成。师资建设是现代学徒制中的师资必须具有教学能力和担任师傅的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双师型”为起点(基础)向“多师型”能力发展――集“讲师”“技师”“师傅”“职业指导师”“心理辅导师”“信息化师”“研究师”“企业培训师”为一体。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
企业新型学徒制口诀:
新型学徒制,牢记三要素。
企业是主体,学校来参与。
学校与企业,文化相对接。
工学相结合,课程按岗设。
课堂与职场,教学一体化。
能力与素养,捆绑一起抓。
教师与师傅,多师队伍壮。
管理企业化,学员素质强。
进程双元性,协议来保证。
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一体化’教学”。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组织是“一体化”教学――项目化设计与实施,任务为中心,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与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合作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培养,短期培训),实施过程明显具有双元特性,分为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或《短期培养协议》进行明确和规范,强化或突出企业、学校的“双主体”作用。
1.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阶段,按照“一体化”教学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按照“职业行动导向”理念,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及教学环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三环一鉴”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环为课堂一体化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以课程形成进行的一体化教学采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第二环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