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3建筑工程量计算土石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块3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 3.1 概述 1.工程量的概念 工程量是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实物数量。(Q:小数点后保留的小数位数?) 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物理属性为单位的计量单位,如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重)量等; 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为单位的计量单位,如块、个、套、组、台、座等。 2.工程量的作用 工程量是计算建筑工程直接费,确定单位工程预算造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工程作业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3.工程量计算的主要依据资料 (1)经审定的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相关图集、设计变更资料、图纸答疑和会审记录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 (3)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工程施工合同。 (4)工程量计算规则。 4.工程量计算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工程量计算步骤:工程项目列项;列出分项工程量计算式;演算计算式;调整计算单位;自我检查复核。 5.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1)按施工顺序列项计算 (2)按定额的编排顺序列项计算 (3)按顺时针方向列项计算 (4)按先横后竖、从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列项计算 (5)按构件的分类和编号顺序计算 P76-P77 3.2 土石方工程 3.2.1土石方工程基本知识 1.土的性质 (1)天然含水量ω(土的干湿程度) 指天然状态下,土中水的重量/土颗粒重量。土的含水量↑,土越潮湿↑,对施工越不利。 (2)可松性与土方体积折算 ①可松性:土体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体积↑,即使夯实也无法恢复其原来体积的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②可松性系数: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称为虚方体积,回填后未经夯实的体积,称为松填体积。各种状态土方体积与天然状态体积之比,叫做土的可松性系数。根据可松性系数,各种状态土的体积可按定额规定进行折算,见表3-1。 表3-1 土石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2.土石分类 (1)土壤按名称与挖掘难度划分为4类:一、二类土、三类土、四类土。 (2)岩石按裂隙率、风化特征、强度划分为5类:极软岩、软岩、较软岩、较坚硬岩、坚硬岩(原普氏分类法划分为松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 3.放坡 放坡的坡度以放坡宽度B与挖土深度H之比表示,即K=B/H,式中K为放坡系数,如图3-3所示。坡度通常用1∶K表示,显然,1∶K=H∶B。 放坡系数根据开挖深度、土壤类别以及施工方法(人工或机械)决定,见表3-2。 4.工作面和开挖断面尺寸 (1)工作面 工作面是指工人施工操作或支模板所需要增加的开挖断面宽度,与基础材料和施工工序有关,见表3-3。 (2)开挖断面尺寸 开挖断面宽度是由基础(垫层)底设计宽度、开挖方式、基础材料及做法所决定的。开挖断面是计算土方工程量的一个基本参数,见图3-4。 5.关于沟槽、基坑、土方的划分,见表3-4 6.土石方施工机械 大型土石方工程施工,为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应优先采用机械化作业。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单斗挖掘机、装载机。 1.平整场地 ⑴概念—在土方开挖前,对施工场地高低不平的部位进行平整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 2.挖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包括人工或机械挖沟槽、挖基坑、挖土方三部分。 开挖的形状与基础类型、基础尺寸、开挖方式、土壤放坡系数、工作面宽度等多个因素相关。 内容包括:带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包括地下室基础)及设备基础、人工挖孔桩等的挖土方。 ①基础类型包括:带形(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包括地下室基础)及桩基础。 ③设工作面和放坡 ★ 2)第二种情况— 由垫层上表面放坡时: 计算公式: S断 = B×H1+(B+kH2)×H2 例题2 某地槽长15.5m,槽深1.6m,混凝土基础垫层宽0.9m,有工作面,三类土,计算人工挖地槽工程量 V=(a+2c+KH)HL =(0.9+2*0.3+0.33*1.6)*1.6*15.5 =50.29(M3) P80例题3-1 P81 例题3-2 放坡的圆形坑 工程实例:计算方格网零点及其零线 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零。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下图)方格边线上零点的位置,再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 (4)石方开挖工程量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方法同挖土方。 列项及工程量计算 ? 机械挖土方:V=总挖方量×90% 人工挖土方:V=总挖方量×10% 注意事项: 机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