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回填土施工方案_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室外回填土施工方案
本室外回填土工程具有施工面广,回填量大,基坑四周比较狭窄,不适宜用大型压路机,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了使回填土工程进行的有条不絮,特对施工过程进行组织,编制如下施工方案。
本工程回填土的土源由外面直接运到现场,由装载机搅拌均匀成2:8灰土,再由铲车将搅拌好后的灰土倒入基坑,在基坑内配备2辆
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每层需铺厚度不超过250mm,现场配置3台蛙式打夯机和1台立式打夯机,大面积打夯用蛙式打夯机,局部角落,蛙式打夯机无法打夯的利用立式打夯机。
1 施工准备
1.1材料及机具
1.1.1 运土机械:铲运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
1.1.2压实机械:蛙式打夯机,立式打夯机等。
1.1.3辅助机械:手推车、铁锹、钢尺等。
1.2 作业条件
1.2.1 回填土前,应对基础、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等进行检查,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1.2.2 回填土前,基底上杂物和淤泥等应清除。
1.2.3 做好水平及高程标志,控制回填土的标高和厚度。
1.2.4土方设备进场前,土方机械机运土车辆行走的路线,应进行必要的加固机加宽处理。
2 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压实—分层检验—修整找平
基底清理
2.2.1 清理回填基底上的洞穴、树根、草皮、垃圾等,应将有机物质含量超标的表层土先行清理,然后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
2.2.2 回填土前,应将40mm后聚苯板用胶水点粘至防水层表层。
2.3 检验土质
2.3.1 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以内,土料含水率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2.3.2 当土料含水率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摻入干土或换土回填等措施。
2.3.3 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杂物含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4 分层铺土
2.4.1 回填土应分层摊铺。每次铺土的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械性能而定。一般铺土厚底应由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平碾时,每层铺土厚度宜为250mm—300mm,压实遍数为6—8次。
振动压实时,每层铺土厚度宜为250mm—300mm,压实遍数为3—4次。
2.4.2 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压实。回填深浅两坑相连之处时,应先填压深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全面分层填压。如必须
分段填筑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其高度比一般为1:2,上下错缝距离不小于1m.
2.4.3 采用铲运机大面积铺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宜大于20m,宽度宜大于8m.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为300 mm—500 mm;每次铺土后,利用空车返回,将表地面刮平。填土程序应尽量采用纵向或一次横向分层卸土,以利于行驶时初步压实。
2.5 分层压实
2.5.1压实机械碾压土方时一般速度控制在2km/h。
2.5.2基坑面积较大时,填土宜分段进行。在碾压前,先用轻型推土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是表面平实,避免压路机碾轮下陷。
2.5.3 用压路机碾压时,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每次碾压应有150—200mm的重叠。边坡,边角边缘碾压不到之处,应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
2.5.4 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
2.5.5在靠近墙壁宽800范围内用2:8灰土回填,其余采用素土回填。为了保证这一条,在施工过程中先沿墙边用翻斗车将灰土部分铺好,再将过筛的素土铺好,然后进行打夯。
2.5.6用于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过多水分。
2.5.7灰土施工中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轻捏即碎为宜。
2.5.8 2:8灰土厚度不超过250mm分层夯实,每层不得隔日回填,夯实的灰土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应做好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
2.5.9回填土方运入现场后,在下班之前未回填完的土,应在土堆表面覆盖彩条布,以免夜间下雨而使土方浸泡。
2.6 分层检测
2.6.1 素土、灰土回填取样采用环刀法。一般基槽回填土,每层按长度每20m,取一组样,室内回填土按每100—500m2取一组样。其灰土压实系数λ?≥0.95,素土压实系数λ?≥0.93.
2.7 修正找平
土方回填全部完成后,应对其表面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或低于设计标高之处,应及时依线铲平,或用土修平压实。
质量标准
3.1.1 填土工程主控项目的检验标准应符合表要求。
项目 指标或允许偏差 桩基
基坑
基槽 场地平整 管沟 地面
基层 人工 机械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标高(mm) —50 ±30 ±50 —50 —50 填土工程一般项目的检验标准应符合表要求。
项目 指标或允许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