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殷殷 卜卜辞辞中中所所见见先先公公先先
王王考考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殷 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殷殷 卜卜辞辞中中所所见见先先公公先先
王王考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
王国维(详见 《五代两宋监本考》条),初入罗振玉东文
学社,得罗赏识和长期资助。
曾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
早年赴上海时务报馆掌书记事。
受康德、叔本华、尼采思想学说影响。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任教于湖北农业学堂和通
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
学,着有 《静安文集》。
三十三年(1907年)任学部所属图书局编译各词馆协修,
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着有 《曲录》、 《宋
元戏曲考》、 《人间词话》等。
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
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
后曾任学部总务行走,旋任京师大学堂教习。
辛亥革命后,随罗赴日,以遗老自居,19 16年返回上
海,在英人哈同所办的仓圣明智大学任教,主编 《学
术丛编》。
从19 13年起,从事中国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
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汉晋简牍、历
代石经及敦煌所出唐写本,并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
献史料,对史学界亦有较深的影响。
1925年,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
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投水自尽。
生平着作计六十二种,收入 《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的有四十二种。
某些考证文章增汇编为 《观堂集林》。
《殷 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系据甲骨文 卜辞考证王
亥、王恒等先王诸事,引据考证详实。
在此之前,有罗振玉撰写了 《殷墟书契考释》,始于
龟甲兽骨 卜辞中发现“王亥”的名字,后来王国维读
《山海经》及 《竹书纪年》,才知王亥乃为殷商的先
王,与 《世本·作篇》中的“胲”、 《帝系篇》的“胲”、
《楚辞·天问》中的“胲”、 《吕览》中的王水, 《史记·
殷本记》中的“振”,都是一个人,此后继王亥外又
得“王恒”一人,乃是 《天问》所说的“恒秉季德”的哪
个王恒,而甲骨文中的“季”则是 《天问》中的冥。
至此,对先公事得到证实。
另外又考证上甲微、报乙、报丙、报丁的情况,并以
卜辞甲骨文字中,证实殷商时人们对于已立为王或未
立为王的、在祭祀时共同看待的史实,考证渊博翔
实。
至此文出,乃开创研究甲骨、卜辞之学术,在学术史
上占据 要地位,为中西学者公认的一大盛事。
此书有广仓学宭丛书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