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ppt

发布:2019-03-23约9.96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继电保护 及二次回路 第一节 常用继电器和保护的选择 一、继电保护的任务、要求及继电器的类别 一)继电保护的任务 自动迅速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出去,或及 是针对各种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发出信号。 二)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1、选择性; 2、快速性; 3、灵敏性; 4、可靠性。 三)继电器的作用、分类和图形符号 1、作用:继电器是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元件,当其输入达到或低于一定值时它便动作,并通过执行元件发出信号或动作于跳闸。 2、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 电磁型 感应型 磁电型 整流型 极化型 晶体管型 3、图形符号: 二、常用继电器结构,原理和内部接线 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电流线圈绕在铁芯上,当电流大于某一值时,可使可动舌片克服弹簧的拉力转动,使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能使电流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最小电流。 ( IDZ) 继电器的返回电流:使继电器可动触点开始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IFH) 返回系数:返回电流降以动作电流。 KFH=IFH/IDZ 过流继电器返回系数总是小于1,要求在0.85~0.9之间。 三)GL系列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略) 四)电磁型时间继电器 作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建立所需要的时限。 五)电磁中间继电器 作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用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六)电磁型信号继电器 作用:用来发出整套保护装置或者保护装置中某一回路的动 作信号。 三、瓦斯、差动及自动重合闸继电器 一)瓦斯继电器 作用: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如相间、匝间短路)时,伴随有电弧产生,会产生大量气体和向上冲涌的油流,使瓦斯继电器动作。 目前用得较多的为QJ1—80型复合式瓦斯继电器 轻瓦斯保护——开口杯 重瓦斯保护——挡板 要点:接跳闸的触点用双干簧触点串联,提高触点的抗干扰性。(重瓦斯) 二)BCH-2型差动继电器 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对变压器内部故障和一、二次引出线 上的短路故障起到保护作用。构成差动保护的主要元件是差 动继电器。 BCH-2型差动继电器优点: 躲避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性能较好,同时提高了保护 装置躲避外部短路时暂态不平衡电流的性能。 1、两个衡绕组的作用: 正常运行时,WC中会有不平衡电流流过,平衡绕组接入后, 使不平衡电流得到补偿,二次绕组V2内几乎没有不平衡电流 感应电势,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WC、WP1、WP2三个绕组绕向相同的原因: 区内故障时,三个绕组产生的磁通方向一致,增加继电器 动作的安匝数,提高了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2、短路绕组的作用: 在具有非周期分量电流时,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就大为增加, 从而提高了躲避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时暂态不平衡电流的性 能。 三)自动重合闸继电器 1、动作原理 2、几个元件的作用: 电容器C用于保证重合闸装置只动作一次; 充电电阻4R用于限制电容器C的充电速度,防止一次重合 闸不成功时而发生多次重合,放电电阻6R为重合闸时(如手 动合开关),电容器可通过6R来放电。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通过用灵敏系数Klm来衡量。 1、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量增加的保护装置: 灵敏系数= 2、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量降低的保护装置: 灵敏系数= ? 第二节 变电所的继电保护 一、常用继电保护装置及保护方式的选择 一)10kV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装置 1、过流保护 整定原则:按照避开被保护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来整定。 过流保护在动作时间整定上采用阶梯原则。 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有两种: 1)定时限 2)反时限 2、电流速断保护 整定原则:按躲过被保护设备(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 流来整定。因此,被保护设备末端有一段保护不到的死区, 这就必须依靠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 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用来弥补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小和过流保护的时限 长的不足。 整定原则:其动作电流大于下一段线路瞬时速断保护可 动作电流,动作是限比下一线路瞬时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间阶 差。 4、低电压保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