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肾病综合症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患儿肾病综合症护理查房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患儿肾病综合症概述
患儿肾病综合症的护理要点
肾病综合症患儿的病情监测与评估
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康复与预后
患儿肾病综合症概述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为主要特征。
定义
多发于3-6岁的儿童,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该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需长期治疗和护理。
特点
肾病综合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因素是最主要的病因。
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尿漏出;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增加,引起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
病理
病因
患儿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等典型症状。同时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临床表现
根据患儿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血生化等),可作出初步诊断。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理类型。
诊断
患儿肾病综合症的护理要点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感染。
观察患儿水肿情况,记录每日尿量,评估病情进展。
遵医嘱按时给患儿服药,确保药物有效。
01
02
03
04
01
02
04
03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给予关爱和支持。
向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患儿病情带来的压力。
耐心倾听患儿的感受和需求,给予积极回应。
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方式,帮助患儿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肾病综合症患儿的病情监测与评估
尿蛋白定量
血浆白蛋白
肾功能指标
血脂水平
01
02
03
04
监测尿蛋白的排泄量,评估肾脏受损程度。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及营养状况,可作为肾病综合症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如尿素氮、肌酐等,监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监测患儿血脂代谢情况,评估疾病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如水肿、体重增长、食欲等。
临床观察
定期进行尿常规、血常规、生化等检查,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
实验室检查
通过B超、CT等检查,了解肾脏形态及实质受损情况。
影像学检查
在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病理学检查
尿蛋白转阴,尿蛋白定量<0.2g/d,血浆白蛋白正常,肾功能正常。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未缓解
尿蛋白减少,尿蛋白定量<1g/d,血浆白蛋白接近正常,肾功能稳定。
尿蛋白持续阳性或加重,血浆白蛋白降低,肾功能恶化。
03
02
01
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保持病房清洁,定期消毒,加强患儿的口腔、皮肤护理,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
血栓形成
营养不良
药物不良反应
定期评估患儿的凝血功能,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保持患儿活动量适中,避免长时间卧床。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的充足和均衡。
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感染
如发现血栓形成,应及时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同时调整患儿的活动量和卧床时间。
血栓形成
如发现营养不良,应调整饮食计划,增加营养摄入,必要时可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不良反应
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康复与预后
通过定期检查和观察,全面评估患儿的病情状况,了解疾病发展趋势。
评估病情状况
根据患儿病情状况和其他因素,预测预后效果,为后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预测预后效果
根据预后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活质量。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儿病情和营养需求,优化饮食结构,提供合理、营养丰富的饮食。
优化饮食结构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儿建立积极心态。
心理支持与疏导
向患儿家长普及肾病综合症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能力。
加强健康教育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