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应用的工作原理(http的工作原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web应用的工作原理(http的工作原理)
浏览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用户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产生响应结果将结果发送回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到处理结果,显示结果。
浏览器与服务器一次交互完成后,马上中断连接。当发送新的请求时,重新建立连接。
此种工作方式称为请求应答模型。
2、用户请求的提交方式和提交方法
(1)请求提交的方式
A:url超链接提交请求
B:form表单提交请求
(2)请求提交的方法
A:get方法,默认的
请求的信息会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显示出来,信息是不安全的,提交的信息通常不超过2k。
B:post方法
form表单应用的提交标准方法。提交的信息不会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显示,对于信息大小也没有限制。
3、java的web开发技术(web组件)
html
applet:java嵌套在html的程序集合(java小程序)
applet标签
servlet:服务器端的java代码
jsp: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网页
4、servlet
(1)理解
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实现请求应答模型,遵循servlet自身规范的java类文件。
(2)规范标准
2.x的技术标准,最新的技术标准时3.0,但是 3.0的标准在有些服务器上还是不支持的。
(3)servlet的父类
一个接口两个类
A:接口
javax.servlet.Servlet接口
B:实现类
javax.servlet.GenericServlet,通用servlet类,实现了Servlet接口。
注意:servlet是协议无关的,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http协议实现了servlet规范。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继承了GenericServlet而且实现了http的信息传输。
(4)servlet在web.xml中的配置
A:前提
每个servlet都必须先在web.xml中进行自己的配置。
B:配置内容
为servlet制定一个在当前web.xml中唯一标记的别名。
servlet
servlet-nameservlet的唯一的别名/servlet-name
servlet-classservlet的物理地址/servlet-class
/servlet
为servlet明确在服务器上的调用地址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ervlet的别名/servlet-name
url-patternServlet的调用路径/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注意:url的调用路径必须从根目录/开始。
(5)servlet的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A:客户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调用servlet。web.xml接收到用户请求,在xml中匹配servlet的url地址。找到对应的地址,获得对应的servlet别名,定位具体的servlet类。
B:加载
将servlet类文件加载到服务器上,servlet容器(web容器)。根据默认无参构造函数进行实例化。
C:初始化
调用init方法,实现servlet成员变量的初始化工作。
D:服务处理
servlet的service方法接收用户请求。service方法根据接收到请求的提交方法进行请求信息的转移。如果是get方法,自动调用doGet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是post,就自动调用doPost方法进行处理。实现请求的处理,产生处理结果,返回响应信息。
E:销毁
销毁servlet,释放servlet占用的资源。
注意:
第一:在servlet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只是实例化一次,初始化一次,销毁一次。
第二:在一次服务的处理过程中,servlet只存在一个实例对象,只有一个实例处理所有用户的请求。
第三:servlet是按照单态模式进行工作的。
第四:单态模式下,servlet是线程不安全的,不推荐使用成员变量。
5、请求信息的捕获
(1)前提
所有的用户请求信息全部封装在request中。
(2)请求捕获的方法’
A:根据明确的参数名获得对应的值
String 变量=request.getParameter(String 参数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