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 第6课时.ppt

发布:2018-03-30约2.47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考点聚焦 考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      会聚 发散 不变 * * [点拨] 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否相交,而是看光线经过透镜后与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是相互“靠近”还是“远离”了. * *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实验时,因燃烧的蜡烛发光,所以能使所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实验时,要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2.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实像时). 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一高度 *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物距像距关系 物距u u2f fu2f uf 像距v fv2f (vu) v2f (vu) 物像同侧 (vu) 成像性质 正倒 ________ ________  正立 缩放  缩小  放大  放大 虚实  实像  实像  虚像 * 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倒立 倒立 *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实 际 操 作 目的  照完全身像后照半身像  屏幕上的像变大  观察到的像变大 原理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 方法  物体和相机不动时,镜头向______伸  屏幕固定时,投影仪后移,镜头向______调  要适当________ 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 备注  通过镜头的前后伸缩使胶片上的像清晰  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像的大小  物距不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 (续表)     前 下 增大 * *     短 长 凸 凹 考点3 眼睛和视力矫正   * * 项目 组成 成像性质 显微镜 两个凸透镜 倒立、放大的虚像 开普勒望远镜 两个凸透镜 倒立的虚像 伽利略望远镜 一个凸透镜, 一个凹透镜 正立的虚像 考点4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说明]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同一物体,距离眼睛越远,视角越小,物体看起来变小了. * * 倒、正 光屏承接 成像方式 实像 倒立 能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 正立 不能  折射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知识纵横 * *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利用作图方式描述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1 [a·南通]如图6-1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 * [解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传播.三条光线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 * [点评] (1)作图时光线要有箭头;(2)本题涉及了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三条特殊光线一般有以下几个用途:①测定凸透镜的焦距;②获得平行光源;③运用作图法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图所示: (3)凹透镜中也有三条特殊的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其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正对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 * ? 类型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2 [a·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实验装置如图6-2所示. 图6-2 * *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 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 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 正立 * *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D * (4)光源“F”放在15 cm处,其大小如图6-3甲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