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doc

发布:2018-12-15约2.6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09年1月9日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控制和减少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因素影响,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班组安全文明管理活动。 1.03 班组应依据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将安全文明管理纳入项目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现项目部管理目标。 1.04 施工班组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按现行有关的标准和规定执行。 2 术 语 2.01 施工班组 Construction teams and groups 受项目部领导和管理,完成项目部施工任务,由若干人组成的操作实体。 2.02 项目部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经施工企业授权,负责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实现建设目标的管理实体。 2.03 班前 Before working 班组每天作业之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阶段。 2.04 班中 during working 班组在作业区域实施操作过程的阶段。 2.05 班后 after working 班组在非作业时间、非作业区域的阶段。 2. 06 冒险作业 Dangerous? operation 不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在无可靠安全防护、存在安全风险的情况下,擅自进行违章作业的行为。 2. 07新作业人员New staff 指首次进入建设工地、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 2.08落手清Construction end cleanup 作业人员在当天作业结束时,进行切断电源、整理机具、清理场地等工作。 3 基 本 要 求 3.1 作业人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3.1.1按规定办妥劳动用工手续,持相关证书(证件),经规定的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3.1.2新作业人员应采用明显的标识进行区别管理,经有经验、熟悉现场环境的人员带领或看护不少于三个月后,方可独立作业。 3.1.3作业人员职责应包括如下内容: 1、服从班组长领导、遵守安全文明管理制度,接受项目部组织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 2、接受班组安全交底,做好岗前安全检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施工机具,掌握作业区域危险因素和环境变化; 3、施工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损坏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不违反劳动纪律。发生事故或安全险情应停止作业,立即报告班组长,不得擅自处理或冒险作业; 4、做好作业场所落手清工作,保持场容场貌整洁,杜绝不文明行为。 3.2 班组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3.2.1作业人员应编入班组,按工种进行组合,班组人数不宜超过30人。 3.2.2班组设班长,配备安全等兼职人员,明确各岗位安全文明职责。 3.2.3按岗位要求发放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办理领用手续。 3.2.4班组职责应包括如下内容: 1、服从项目部安全文明管理,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2、将施工作业范围划分若干安全文明责任区,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开展自检、互检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班组之间沟通与交流,做好上下工序的衔接,避免无序管理; 4、班组应配合项目部组织开展的定期(专项)、季节性、节假日等安全文明检查,对检查发现班组存在的问题,按规定要求做好自查自纠、隐患排除、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整改。 5、定期开展安全讲评活动,掌控危险因素,提高安全自我防范能力。 3.3 班组长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3.3.1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熟悉相关工种操作技能。 3.3.2 班长的技能与管理能力应与施工对象的易难程度相匹配。 3.3.3年龄不宜超过55周岁,身体状况与其承担的班组管理相适应。 3.3.4班组长职责应包括如下内容: 1、班组长是班组安全文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执行项目部的安全文明管理要求,督促作业人员落实安全文明职责,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文明活动; 2、组织作业人员接受项目部经常性安全文明教育,及时传达项目部安全文明管理信息; 3、落实班前人员的考勤,掌握人员施工作业分布情况,考勤信息应向项目部报告; 4、合理安排班组人员的工作,不得安排不宜人员上岗作业,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针对前安全交底安全前安全交底 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条文说明 3 基 本 要 求 3.1.1 按国家劳动法规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作业人员签订劳动(本市人员)和劳务(外来务工人员)合同;这是确立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有关证书(证件)包括:《上海市建筑务工人员信息卡》、《上海市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健康卡》、《身份证》、《暂居证》等。 3.1.2 项目部可采用安全帽颜色、工作服或其它标识进行区别。 3.1.3 2、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安全帽、安全带、手套及保护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