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认识论的异同.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西认识论的异同
机自151 李世成
一 认识论概述
? 认识论的英文是:?Epistemology,是关于认识的学问。
????不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所面向的都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
认识论所讨论的问题就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实践。因此,认识论是哲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
西方哲学中,可以认为,认识论是哲学的核心部分。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有“认识论转向”,
意思是从本体论(Ontology)的探讨转向认识论的探讨。即使到现代,认识论探讨始终是西方哲学的重点问题。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德或伦理问题,但是对于认识论也是很重视的。
哲学中的认识论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①认识的目的是什么? (认识目的问题)
②人能够认识世界吗? (认识限度问题)
③人怎样认识世界? (认识方法问题)
④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知行问题)
⑤认识与语言的关系? (表达问题)
二 中西认识论的比较
1.求知与为人
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主要讨论认识方法问题,重点不在于认识的目的与动力问题。然而,如果与中国哲学相比较,不能不考虑认识的目的与动力。
1)西方哲学中认识的主要目的是:求知。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 求知是为寻求真理,使人幸福、改进人性
C.求知是科学家的好奇心
D.求知是科学家探索真理的信心和决心
E.求知是科学家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心
2)中国哲学中认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人
中国哲学的经典著作中,直接关于“认识”的论述是很少的,而关于“学”的论述非常多。
应该承认:学(学习)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事实上,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学习。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就是学习经典著作。而经典中的内容,主要是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诗歌、古代礼仪等。
2.分析与综合
在认识方法方面,西方哲学主要采用分析的方法
中国哲学基本上是采用综合的方法
1)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
所谓“分析方法”,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是“单因分析”,即寻求客观事物变化的单一原因
二是“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包括“形式逻辑”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2)中国哲学的综合方法:二元结构与多元结构:
中国哲学的认识方法主要体现“综合”的特色;表现在二元结构或多元结构,而以二元结构为主。
自古至今的中国哲学都明显地表达了“二元结构”的思维方法。有时也提出三元或多元结构,而“二元结构”始终是基本的。
中国最早的哲学书——《易经》就是一本充分体现“综合”方法的书。
3.机理与经验
中西哲学在认识论上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中国哲学重经验;西方哲学重机理。
经验与机理是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
英国的培根(1561-1626)是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他说:“一切对自然的解释都是从感觉开始的。”(《新工具》)
洛克(1632-1704)是另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经验论哲学家,他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 人类理解论》)
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笛卡尔(1596-1650)。他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谈谈方法》)。这句话的含意是:因为我在思考,才证明我是存在的。
4,理性与直觉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理性方法与非理性方法(主要是直觉方法)之分。
所谓“理性方法”,指的是:人首先对事物有感觉或感性认识,人将感性认识加以汇总与分析,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寻求出事物的共相、本质与内在机理,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理性方法是各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共同方法。可以认为:没有一种科学不是建立在理性方法之上
在西方哲学中,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提出水、火、逻各斯、数等作为世界的本原,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是理性方法的开始。
中国哲学中,直觉方法的运用比西方哲学多得多。可以认为,直觉方法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性方法。
三,中西认识论的综合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认识论方面有明显的区别。然而,两者也有许多共同点。这就为中西哲学认识论的综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应该说,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各有其独特的优点,中西哲学在认识论方面的综合,将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将会产生一种新的认识论体系,而在人类文明,在哲学与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