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教育管理专业《中华文化概说》科目期末考试专业复习指导(附各种题型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电大教育管理专业《中华文化概说》科目
期末考试专业复习指导(附各种题型及答案)
开卷,课堂笔试,90分钟。?
考试成绩
卷面100分,占最终考核成绩80%。
考试题型
1、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3、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或第1题10分,第2题20分)
4、评述题(40分)
考核范围
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考核范围为:教材全部章节。
答题要求:填空题不得有错别字,若一个空中有一个错别字,则整空不得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考核范围与答题要求:范围见下“问答题重点复习内容”。
答题要求:要点归纳完整,陈述清晰,举例恰当,分析合理,错别字酌情扣分,每题不超过2分。
三、评述题考核范围与答题要求:范围见下“评述题重点复习内容”。
答题要求:在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写成700字左右的评述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个人见解。若给材料,则须结合所给材料(从中引出观点,或以材料为论据)。
本题为主观题,无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如下:
1、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准确、全面,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有个人观点,逻辑自洽,举例生动恰当,表达准确,语言流畅,错别字2个以内。35-40分。
2、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基本准确、涉及重要的几个方面,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有部分个人观点,举例恰当,表达基本准确,语言流畅,错别字5个以内。28-34分。
3、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部分准确、但不全面,未完全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少有个人观点,举例基本说明问题,表达无大失误,错别字8个以内。21-27分。
4、对所评的文化现象描述不准确,完全未针对题目要求(与所给材料)评述分析,离题跑题,或者针对题目要求评述分析,但基本照抄现成观点,无个人见解,且表达有误,语言不通,错别字8个以上。0-20分以下。
?
复习参考
一.填空
1. 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 率众出海东渡。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 的融合;其二是 的融合。5.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 。6.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 、 ,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 、 、 。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7.宋代理学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 、 、 、 等几个步骤。8.经过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终于实现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这种南移在几个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它们是: 、 、9.宋型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显著深远。从文化表征上看,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主要表现在: 、 、 、 、 等几个方面。10.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 。11.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 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 概括为 八个字。12.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首先表现出从 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 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 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13.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 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 中,阐述了 的进化论思想。14.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师徒二人外,还有 、 、 等人。15.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 ,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 。16.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 。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17.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 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 ,就被视为小人。18.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 ,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 ,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