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危机管理﹝4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校 危 机 管 理 由安县桑枣中学说起 桑枣中学在地震中师生有序撤出,无一伤亡 危机干预不仅是危机后的行动问题也不是一个纯心理学问题 有成效的危机干预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行动体系——危机管理 一个简要的定义 危机(crisis)是指个体所遭遇的外界或内部应激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目标阻碍或逆遇时,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式或机制仍不能处理时,所出现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 危机的三个要素 破坏性事件:涉及人的核心追求 无法回避、难以解决:常规方法解决不了 心身状态:创伤反应已有类似说明 个体危机的心理过程 对危机干预的意义: 共情问题 目标问题 策略问题 学校危机及其类型 不能回避、难以解决的破坏性事件 (请您想一想) 学校危机及其类型 状态 个体危机 群体危机整个社群、组织或团体被卷入危机状态。这次地震就是一例。 校园群体危机 涉及对象全校、班级、宿舍等正式或非正式群体(含师生) 群体心理状态 群体心理在认知、情绪、行为上某种一致的破坏性 依靠群体资源或力量无法实现群体内的平衡 群体功能受损(原有的社群联结受冲击,社会支持系统受损或被破坏,群体归属感与认同感受损,群体规范变化) 校园危机会成为一种公共心理卫生事件 学校危机管理的目的 及时发现与处理校园内发生的个别和群体心理危机,维护校园心理安全。 校园危机管理七大原则 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心理教育、高危者、预案、有效干预 社会生态的基本视角:校园文化、环境、运作机制…… 以遭遇危机者为本:服从于他们的安全、稳定、康复 反应灵敏、快速、有效:组织架构、预警、科学、人性化 校园危机管理的七大原则 合作的团队行动:资源统合、相互配合与支持 实事求是,灵活应变:现场取向、不受原有架构束缚 内外系统的协调:与媒体、与上级、与家长……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领导责任:立足于危机意识的领导机制 预防与发现:预防性教育、监控系统; 处理:干预系统; 运作:一个高效的内在协调的工作网络。 校园危机管理的组织与责任 校长与危机管理工作组 校长:危机管理责任重大,一把手直接领导 危机管理工作组:具体工作组织与领导,分管校长负责 校外行政与专业顾问 校外行政顾问:行政支持资源,含上级领导、政府领导等 校外专业顾问:专业支持资源,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社工督导 其它校外资源 安全、法律机构:派出所、法律顾问,处理公共安全、法律问题 新闻发言人:搞好和媒体的关系,信息公开客观、适当 校内资源是主力军 家长、校外机构协调:家长资源调动和问题处理,以及其他机构 班主任:最主要力量,应激时起到学校社工作用,支持系统建立,预警 心理健康教师:社工、心理层面干预与指导,预防性普及教育,预警 团、队,音、体教师:协助组织学生自助,音体活动组织 校医、后勤安全:身体安全、预警;物资、学校安全保证 危机应对流程(个体危机) 危机应对流程(群体危机)(以灾难危机为例) 危机应对流程(心理个案管理) 危机应对中的资源整合 整个危机系统中,各个部门要按自己的责任相互配合,危机发生时能够高效运转。有几个特殊问题: 校外干预资源的整合 新闻媒体的应对 家长心态、行为协调与资源调动 危机应对中的资源整合 校外干预资源的整合 校外资源进入干预不能造成校内系统功能的削弱 校外资源起支持、补充、指导、督导作用 校外资源的引入会带来校内系统能力的增强 校外资源撤出后,校内各系统运作正常,功能至少不减弱 危机应对中的资源整合 新闻媒体的应对 要和新闻媒体搞好关系,尊重他们的职业需求 不封闭、不对立 专人主持信息发布(新闻发言人/新闻秘书) 信息发布客观、不虚假 预先准备好新闻采访“温馨提示” 平时不和媒体拉“特殊关系”,搞“做秀”报道 危机应对中的资源整合 家长心态、行为协调与资源调动 家长资源有正负作用 平时尊重家长、不过分要求,信息公开,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和运作机制,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建:建议、义工…… 灾难信息公开,原因要说清楚,公告式发布 特殊个案会知家长,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在场,建立关系的前提下,说明缘由 校外资源的利用 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 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针对不同的危机制定相应的预案 危机干预预案的基本内容 目的 应对危机的种类 危机可能状况分析 应对措施 管理机制 启动规则 两个预案案例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心理支持与援助预案结构 一、目的 二、要应对的情况 (一)中小学生的个体危机 (二)中小学校的群体危机 三、应对措施 (一)中小学生的个体危机的应对 (二)中小学校的群体危机的应对 四、保证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应急危机干预队伍导,危机干预员的业务培训和督导。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