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教版中考科学总复习提纲.pdf

发布:2025-02-27约10.4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

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

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

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

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

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祛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

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

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

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

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

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

之间的换算关系。

1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微米(m)=10’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