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城镇总体规划调查与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亚城镇总体规划调查与分析
本规划是199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4年三亚市开始修编工作,1998年建设部对规划提出的城市规模进行了定。1998年底,国家提出了对三亚城市发展的更高的要求,1999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原工作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完成本规划。本次修编的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重新认识三亚的地位和作用,配合国家经济发展从扩大生产为主向扩大需求为主的战略的转变,推动三亚经济发展模式从扩大规模为主,向以经济效益为主,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优化城市功能,全面提高环境和设施水平,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条?修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海南省国土综合规划》、《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海南省建设厅对修编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第三条?指导思想1.贯彻国家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深刻认识三亚市的特殊地位,突出三亚市热带海滨旅游城市特征,在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逐步向旅游专业化城市的方向发展,实现三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2.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提高环境质量。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提高城市各项建设的品位和水平。按照建设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的要求,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3.按照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城市功能,调整用地结构,整治无序发展。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明确近期不得建设和未来长期控制建设的区域。优质环境,优质利用。为后人更好的发展留下余地。5.明确近期整治与建设任务,提高环境设施水平,使城市环境有显著改善。第四条?规划重点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与城市用地布局。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城市景观与城市自然生态。近期城市建设与旧城整治。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1995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lO年以后第六条?规划范围和城市规划区本次总体规划分市域、滨海地区和主城区三个层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三亚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9.6平方公里。滨海地区即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起藤桥,西至梅山沿海各滨海乡镇行政辖区,面积1250平方公里。包括了城市建设及重要基础设施用地、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及近海水域。是三亚规划实施管理的地域依据。主城区范围:西起海坡,北接高速公路规划线,东至田独和榆林湾,面积172.76平方公里,是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地区,也是计算城市用地汇总表等规划技术指标的地域依据。
第二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七条?城市性质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第八条?城市发展目标?1、将三亚建设成高质量和富有特色的生态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保护和优化山体、滨海、滨河自然景观。将三亚建设成“山、海、河、城”融为一体和拥有高质量生态环境的园林城市。2、完善的城市功能。城市经济发展突出旅游业,围绕旅游发展商业、服务业。发展与旅游和生态环境没有冲突的高科技及相关的无污染工业和教育产业。发展高效热带农业,建设南方繁育特种品种的基地。发挥三亚在我国特有的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的职能。3、满足国内外多层次需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服务设施。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宾馆、酒店、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设施。完善和相对集中为国内外服务的旅游度假设施。4、基本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及与旅游业相关的各项事业。建成安全、便捷的对内对外交通和通信系统和完善的给排水、供电、燃气和环卫设施以及防灾等安全保障系统。5、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逐步改造旧区,建设新的居住区。控制住宅区的建筑高度和密度。改善居住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并适当提高房屋质量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居住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创建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达到一流的管理和服务水准。第九条?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严格控制规划区内与城市主导功能无关的人口的增长。在不破坏环境生态的前提下,鼓励旅游人口和相关配套服务人口的增长。1998年三亚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12.5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约3万人。规划2005年,主城区近期实际居住人口2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5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0万人。规划20lO年,主城区规划期末实际居住人口3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0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5万人。第十条?规划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1998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7.7平方公里。人均114.19平方米。2005年规划近期城市建设用地31.2平方公里。人均124.8平方米。20lO年规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