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微生物的染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微生物的实验;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一)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习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和保养.
(2)观察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目测微计,物测微计,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
(2)示范片 大肠杆菌 小球菌 蓝藻等
;(二)、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结构 ( 1). 机械部分 (2).光学部分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2)光学部分a.目镜b.物镜: 低倍物镜 高倍物镜 油镜物镜的性能由数值孔径决定 数值孔径=n*sina/2显微镜的性能还依赖于物镜的分辨力分辨力:能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增大数值孔径来提高分辨力.物镜 N.A.1.25,100*,”OI”,160/0.17,16mm---- N.A.1.25数值孔径 100*放大倍数 ”OI”油镜 160镜筒长 0.17要求盖玻片的厚度 16mm焦距C.聚光器d.反光镜f.滤光片 ;2.显微镜使用和保护
(1)低倍镜的使用法(2)高倍镜的使用法(3)油镜的使用法
3.目测微尺,物测微尺及其使用方法(1)目测微尺(2)物测微尺(3)目测微尺的标定(4)菌体大小的测量4.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个体形态的观察
(四)实验报告;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实验三 微生物直接计数法;四)操作步骤
(1)稀释样品 使每格约5个细胞(2)取干净的血球计数板,用厚盖玻片盖住中央的计数室,用移液管吸取少许充分摇匀的待测菌液于盖片的边缘,菌液则自行渗入计数室,5~10min即可计数(3)将血球计数板置于载物台上,用低倍物镜找到小方格网后换用高倍镜观察计数 每样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计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数。
(五)试验报告;实验四 微生物的染色;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
水洗
吸干
镜检; 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均以无菌操作)分别做涂片,干燥,固定.方法同单染色法
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
加革氏碘液媒染色1min,水洗
斜置载玻片于一烧杯上,滴加95%酒精脱色,至流洗出的酒精不呈现紫色时,立即用水冲净酒精,脱色时间约20min,或视涂片厚薄而略有差异
用番红(或称沙黄)染液染色1~2min,水洗
吸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阳性者为紫色,阴性者为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实验五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B包装
1)培养皿牛皮纸包装
2)吸管的吸端塞棉花约1~1.5cm,(防细菌吸入口中,避免细管吹入),松紧适宜。用包装纸包移液管尖端。
3)试管和锥形瓶等的管口均堵棉塞,并用牛皮纸 包裹。
;2培养基的制备
A步骤
1)配制溶液 取一定容量的烧杯盛入定量无菌盐水,按培养基配方逐一称取各成分,加水溶解,可加热促进,不断搅拌以防原料在杯底烧焦。
2)调pH值 测定培养液的pH, 按要求以10%HCl or 10%NaOH 调至所需pH。
3)过滤 用纱布、滤纸、棉花均可,若杂质少可省略
;4)分装 将培养基分装在试管或锥形瓶中(放置培养基玷污管口,避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装入试管的量视1试管的大小定,一般斜面培养基时为其高度的1/4~1/3
5)斜面培养基的制作 将装有琼脂培养基的已灭菌的试管趁热取出,斜置于木棒上,使其斜面长度为试管的1/3~1/2,代培养基凝固后即成斜面;B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1)培养基配方:牛肉膏0.75g,蛋白胨1.5g,氯化钠0.75g,琼脂3g,蒸馏水150ml,pH7.6 。0.1Mpa下灭菌20min.
2)操作: a取300ml烧杯一个,装150ml蒸馏水。
b 在药物天平上一次称取配方中各成分,水中溶解,带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充水分,用10%NaOH调pH =7.6,省略过滤,培养基分装五支试管中,余入2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