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中学打造高效课堂经验的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打造高效课堂,创建特色课堂教学模式
经 验 汇 报
-------通 化 市 第 十 四 中 学
2009年初,我校认真贯彻教育局有关文件,开展了“打造高效课堂,创建特色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时至今日我们已将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也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地管理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校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 、强化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教学靠老师,质量靠管理。学校紧扣教育局的要求,围绕高效这一主题首先在管理方面形成了创新管理的特色。
、以质量为核心,实施务实精细的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了“校长---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为主体的教学常规管理网。 形成了主管校长督导教学,教务处管理教学,年级组组织教学,教研组研究教学,教师实施教学,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备、教、批、辅、测各个环节扎实有效。学校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领导包年级,帮助分析阶段教学的得失,包保领导深入年级组听课(每周不少于两次),和学生深入交谈,及时掌握包保年级的教师教学效果,学生的思想动态,领导班子例会时及时交流,共商解决之道。使教学管理系统化,责任化,具体化,保证了教学落到实处。
2、明确教学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制度,比如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十四中学听评课制度,外出学习制度,教师百分考核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等,规范教师的教育教研活动,使教师正言正行,保证为人师表。同时学校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以“书香校园”活动为依托,促动他们思想的转变。
(二)以发展为目标,完善教学研究制度。
好制度才能保证好的运行,好老师才是高质量的保证,虽然我校一直有好的传统,但为了保证高效课堂的落实,我校在不断完善教学研究制度。
一是建立教研组学习交流制度。每周都有固定的教研组活动或集体备课的安排,教务处对此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每次都有领导参与并给予指导,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交流上课体会,交流听课反思,交流外出学习收获,这些做法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立教学反思制度。 学校教务处对此项工作抓得很实,因为只有不断反思教学的得失,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能动性。教研组每两周会选择一个个案集体分析,结合新课改琢磨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 以激励为导向,完善师生综合评价体制。
1、主管领导深入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检查指导
主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与教师集体备课、研究问题、评析考试、分析学情、评课研讨,有力推动了教研组工作的开展落实,也从中学习了很多东西,更加了解一线教师的所思所想,沟通了思想情感;
2、深入课堂听课,加强上课指导。
通过听课,了解了每位教师、每个班级的上课情况,也从中了解了每位老师的备课情况、责任心状态,还有班级班风、班主任工作状态;通过听课,也学习到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很多的好点子其实最初都源于听课学习和听课过程的思考;通过评课交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3、坚持作业、作业批改记录、教案检查,确保作业批改和教案质量
每学期最少进行一次作业教案检查,每次检查都有详细的记录并印发给全年级和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无声的力量激励全年级老师做好相关工作;每次对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与相关老师沟通并达成一致;违规的一律按相关规定处理并给予通报。
4、强化考试全程管理,不断提升考试效率
教务处设立月考、半月考及联校竞赛,联校期中、期末考,每次考试教务处都要提前2周印发考试要求;考前召开考务会,部署考务工作;考试时加强巡视检查,发现违纪立即处理;试后备课组认真及时组织批卷、阅卷;每次考后都及召开分析会,教务主任在备课组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全面总结阶段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要求;对考试的全程有效管理,提高了考试的效率。
5、开展查课活动,努力确保上课秩序稳定
为整治上课秩序不良、影响教师讲课的状态,教务处开展整顿课堂秩序活动月活动;查前印发相关的说明,班主任以此加强教育;并与政教处协调,取得政教处的大力配合支持;处理上课违纪学生,有力保障上课秩序的正常;除此以外,教务处还坚持上课巡视工作,坚持每天早自习检查,督促各班上好早自习,强化英语、语文晨读。
二 、努力创新,积极探索实施有效教学新途径。
我校在强化管理,规范行为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培训,学校聚焦课堂,重视科研,注重学习,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质量。
拓宽学习渠道,提升教育理念。
我校本着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不断加强与外围学校的的教学联研活动,每学期都有各种类型的教研竞赛课,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每次活动都有针对地展开,教师从中收获了不同的讲课经验,学生从中收获了不同的知识储备。我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一切以教研为先,每学期都会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市教育局,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