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及产业模式.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及产业模式
1 1 1 2 2
陈晓勇 ,敦伟涛 ,孙洪新 ,康振江 ,王学彬
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定,071000;2.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石家庄,050061
摘要:针对缺乏优质肉羊品种,母羊繁殖效率低,育肥羔羊供给数量严重不足和育肥技术落
后等肉羊生产现状,从肉羊高效杂交利用技术、繁殖调控技术、工厂化快速育肥技术和肉羊
异地生产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为不同区域和生产定位的养殖场(户)提供技术参
考。
关键词:肉羊;杂交利用;繁殖调控;异地育肥;生产模式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养羊生产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区养殖方式由放
牧转向舍饲。由于羔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生产成本低,产肉率高,生产周期短,肉价格
高等因素,羔羊肉生产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世界羊肉消费趋势来看,羔羊肉成为最
受市场欢迎的羊肉。由于封山禁牧,广大农区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下降,羔羊肉成为肉羊
生产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目前羔羊肉生产主要靠地方品种生产,没有建立不同区域较为固
定的杂交利用模式,工厂化快速育肥技术有待推广,自繁自养场缺乏配套技术生产效率低,
羔羊肉异地生产模式有待建立。
1、我国羊肉生产现状
羔羊肉是指屠宰年龄不满周岁的羊所生产的肉,羔羊肉较大羊肉具有肌纤维柔软、细嫩
多汁、脂肪量适中、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和易消化等优点,因此羔羊肉不但品质好,而且价
格在国际市场上较大羊肉高出 30~50%。另外,羔羊育肥较成年羊育肥的饲料转化效率高
(0.5~1倍),增重速度快(出生后到2 月龄日增重可达180~230g,6 月龄日增重可达250g)。
发达国家羔羊肉占羊肉总产量的比例很高,如美国 94%,新西兰80%,法国75%。而我国目
前仍以生产大羊肉为主,羔羊肉仅占羊肉总产量的20%左右。形成如此大的差距的关键因素
是我国缺乏高效的羔羊肉生产配套技术,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优质肉羊品种,杂交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国羊肉生产主要采用地方品种,地方品种的产肉性能低,严重制约了肉羊产业的发展。
近年虽然从国外引入了很多优良品种,但由于利用不当及推广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品种间杂
交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1.2 母羊繁殖效率低,育肥羔羊的供给数量严重不足
育肥羔羊的数量供给不足是导致我国羔羊肉生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我国饲养的地方品
种羊多数母羊具有季节性发情特征,导致母羊繁殖间隔较长,全年羔羊的供给数量严重不足,
并且各季节供给也极不均衡,严重影响了羔羊肉的规模化和稳定性生产。可见,利用母羊发
情控制新技术,如诱导发情、羔羊早期断乳技术等,缩短母羊繁殖间隔,产后尽早发情和配
种,将是解决目前我国育肥羔羊的供给数量不足和季节供给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1.3 育肥技术落后
传统的育肥方式一般饲养到 12 月龄甚至更长时间才屠宰,或进行补饲育肥,结果增重
速度慢、羊肉胴体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低。羔羊强度育肥是利用羔羊早期增长速度快、饲料转
化率高的特点进行强度育肥,是目前育肥增重最快、羊肉生产效率最高的一项育肥技术,但
在我国肉羊生产中未得到广泛应用。
2、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
2.1 肉羊杂交高效利用技术
从产肉角度讲,绵羊好于山羊,绵羊增重比山羊快,进行舍饲肉羊生产不仅要考虑增重
快还要考虑繁殖效率高,也就是要选择那些产羔率高,常年发情的品种。在品种上,按功能
分为毛用、肉用、皮用、奶用等,尽管不同类型的羊都长肉,但由于其生产方向不同,产肉
效率相差很大, 例如,早熟肉用品种羊的屠宰率高达65%~70%,一般品种为45%~50%,毛
用细毛羊仅为 35%~45%。因此在从事肉羊生产前先要考虑品种问题。在现阶段,杂交优势
利用技术是生产羊肉的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利用引入肉用种羊与国内地方品种进行杂交,
如肉用绵羊杜泊、德克赛尔、萨福克、无角陶赛特、夏洛莱等与小尾寒羊、湖羊杂交,德国
美利奴与一些半细毛羊杂交,波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开展经济杂交
进行商品羊生产。该技术适合自繁自养场或养殖户。
2.2 繁殖调控技术
繁殖调控技术是指人为干预缩短母羊繁殖间隔,提高繁殖效率。针对农区自繁自养场、
户整体效益低,母羊周转慢,育肥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可以采用发情调控技术、早期断奶技
术来缩短繁殖间隔,提高繁殖效率。
2.2.1 发情调控技术
大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