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doc

发布:2017-08-28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1 调控一体化概述 调控一体化是指将电网调度与变电监控进行一体化设置,实现电网调度监控与运行维护操作共同结合进行的电网管理体系。在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中,电网调度中心主要负责电网的调度工作,实现对变电站监控、运行及维护的一体化,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耗费人力多,且工作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在各个集控站的阶段上工作衔接不够。而调控一体化管理,则是在传统管理的模式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结构随之越来越复杂,电力公司对电力服务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促进了调控一体化的发展。电力公司在实行了调控一体化之后,其分工更加明确,其中,调度控制中心主要是负责电网的调度,负责对变电站的监控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情况处理等。而运行维护操作站点则主要是对调度指令进行分解和执行,各施其责,相互配合。通过调控一体化的管理,充分实现了调度控制中心的集中化管理,实现了全部检测工作的集中有效进行以及资源整合,也便于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2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总体方案 调控一体化系统需要依靠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完善的跨越平台,通过系统模型,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当前现有的调度自动化各应用功能的有效集成,并逐步建立、投运、扩充其他相应模块,实现应用软件的快捷接入,形成调度自动化应用的集体环境。 2.1 硬件平台建设 在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为了满足调度与监控的共同需求,可以采取服务器群来进行计算的先进技术,合理调整硬件构架;同时,通过硬件系统的平台,对冗余配置进行配置,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调控一体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调度与监控在一套硬件平台上运行,系统通过分层和分区的方式实现了调度的有效性,并对系统不同范围进行监视和控制,在该系统中,全程采用了4台SCADA服务器,4台历史服务器,以及2台网络服务器和1台PAS服务器。在该配置中,系统的数据采用和前置服务器采用的是一体化配置,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而SCADA服务器、历史服务器以及前置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等对冗余的配置提供了可靠性的保证。 2.2 软件构架的建设 除了硬件配置建设以外,调控一体化中软件构架采用一个统一的支撑平台,将软件功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二者兼得,并充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配置,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开放化和灵活性。软件构架的建设包括调度与监控一体化的图模库、一体化的图形服务以及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和一体化的报警服务及曲线服务、报表服务等。通过软件构架的建设,实现了现实应用功能的灵活配置,对不同业务对象具备了不同的信息发布功能,实现了适应调度、灵活控制和运维操作的三级管理一体化。 3 调控一体化的应用 3.1 设备建模层 目前,在调控一体化的应用中,调控ELVRS系统只能满足电力自动化管理的一次设备模型,也只能符合潮流接线图,在电力自动化管理的二次设备描述模型的监控业务尚不能完全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开发,使二次设备描述模型更加健全、丰富。因此,在设备建模层,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对当前的电力自动化进行两次设备分析,模型建设为间隔层、站控层和设备层等三个层次。而设备层则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两种设备模型。一次设备模型如间隔层和站控层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而目前,二次设备模型只能应用于装置信号点和关联测量点,因此,完善二次模型,建立完整的变电站信息模型是设备建模层的重要内容。 3.2 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流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前置服务器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要求对站点端的传送遥控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实现信息转回软报文的处理功能。主站SCADA服务器通常是与人工工作站链接,对接收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对分别展示不同业务需求的信息进行调度和集控。通常电力自动化管理要求信息号应该完整上传,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全面详细的合并,实现分层显示。如果采用人机监控,则第一层只会显示合并后的虚拟信号,因此,如果采用人机监控,则还需要监控人员对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对下一层的系统中保留的原始信息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确保信号精简,并快速处理具体信号之间的矛盾。 3.3 SCBDA功能 SCBDA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现高性能的、完整的以及实在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检测和控制,该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通信以及数据的过滤、计算和统计,并通过系统支撑平台建立支撑平台,实现SCBDA的历史数据的收集和保存,事件的紧急处理以及人工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等功能。 3.4 调控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 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还对以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人机展示层,要求充分实现调控的一体化人机交换展示。其次,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层,还要 根据调度和集控的情况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