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脱贫攻坚走访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脱贫攻坚走访调研报告
篇一
x月15日,xx县xx调研组赴xx镇和平村开展脱贫攻坚访贫问苦调研工作。调研组一行进村入户,走访了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及脱贫户xx、xxx、xx等农户,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所需所求;并与村支书xx、村主任xx及驻村干部xx进行座谈,了解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保障兜底扶贫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与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走访和座谈,对和平村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和平村人饮工程问题。项目于20xx年实施,是由六龙镇统一实施的3个人饮工程之一,覆盖和平村全部村民。该项目原计划20xx年投入使用,但至今未通水。
二是产业扶贫问题。目前在和平村通过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非常困难,老百姓情愿将土地丢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除非以征用的形式买断使用权,才会获得百姓支持。原因是流转租金低,每亩土地每年流转租金为400元。例如已在和平村实施土地流转建成的“农耕新象蓝莓种植公司”,在实施土地流转后连片开发,打乱了原有土地界线,老百姓担心租赁结束后无法拿回自己的土地,除了每年400元的租金以外,公司的盈利或亏损与流转土地的百姓并无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在土地流转困难的情况下,实施产业扶贫难度很大,百姓不予支持。
三是保障兜底扶贫问题。由于保障兜底对象受名额和收入标准限制,致使一些贫困对象不能纳入兜底范围;加之政策宣传不到位,老百姓对申请低保程序不够了解,导致贫困群众未能实现应保尽保。例如和平村尖山组陈生祥农户,因其妻患重大疾病,曾是低保户,20xx年由于其家庭人均收入超过2763元,不符合标准,被取消了低保。2017年提高标准后该户可重新纳入低保,但因其不知低保的标准与变化及申报程序,故尚未申请办理。在史志办调研组分别于2017年x月9日和x月15日两次走访并与村委座谈弄清缘由后,才告知其应及时到村委申请办理。
四是医疗扶贫问题。走访调研中发现,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贵州省促进精准扶贫“1+10”配套政策中医疗救助扶贫政策衔接不够好,导致因病致贫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例如和平村尖山组陈生祥户与大寨组杨正全户,均存在这类问题。陈生祥之妻宋召琼患脑部肿瘤疾病,杨正全之妻周珍先患心脏疾病,二人花数万元做手术后,均只得到合医按比例报销的费用,未得到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资金缺口均达万元以上。
五是就业创业扶贫问题。走访中了解到,部分村民希望接受种植、养殖及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愿接受打工之类培训,目的是就近照顾家人与孩子。
六是扶贫政策导向问题。走访中发现,个别贫困户极端懒惰,愚昧自私,纯属因懒致贫。如岔河组陈生明,年仅50岁,正值年富力强,却好逸恶劳,借口一弯腰就会流鼻血,什么事都不肯做,一心坐等别人帮扶,曾多次打电话向结对帮扶干部要钱。再如岔河组宋国明,对扶贫走访慰问冷漠抵触,不支持不配合,调研组再三做思想工作,仍不原缴纳合医费。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和平村人饮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问题,建议六龙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调查原因,无论是供电问题还是入户管道安装问题或者其他问题,均可协调解决,让工程尽快投入使用,惠及全部村民。
产业扶贫与扶贫政策导向问题,建议产业与资金配套扶持,使想干事创业的人不会因缺乏资金而望产业兴叹,也使好逸恶劳的人不会因贫穷而一心坐等天上掉馅饼。既让老百姓在产业调整中获得生存发展机遇,得到实惠;又避免助长等靠要思想和扶持懒人的现象发生。让扶贫政策成为激励农民奋发图强的鞭子,而不是滋养懒汉的温床。
保障兜底扶贫及医疗扶贫等问题,建议乡(镇)、村两级加大扶贫政策宣传范围和力度,加强政务公开,让老百姓熟知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措施及申报程序,用好用活政策,早日脱贫致富。
关于创业就业扶贫问题,建议根据我县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及旅游业的总体安排部署,因地因户实施相应的农业科技及旅游服务业等培训,使农民按需就学,学以致用,提高劳动力含金量,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早日脱贫致富。同时还能兼顾家庭,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增进家庭幸福感,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篇二
根据亳办明电〔20xx〕104号文件《关于开展脱贫攻坚集中“走访周”活动的通知》,从x月x日至16日的一周时间内,本人集中走访贫困户,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情况
在“走访周”中,本人走访64户贫困户,其中90岁以上2户(96岁的韩陆氏和93岁的韩灯峰),60岁以上贫困户有51户,占走访总户数的80%;一般贫困户有34户,低保户30户;大病救助8户,长期卧床6户。经走访发现,有精神病患者的贫困户有10户,有残疾人的有21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