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目录16709.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质焦油问题的产生
1.2 焦油热化学转化综述
1.2.1 焦油热化学转化方法分类
1.2.2 热解方法
1.2.3 部分燃烧方法
1.3 生物质再燃综述
1.3.1 生物质燃料直接再燃
1.3.2 生物质燃料间接再燃
1.3.3 生物质燃料高级再燃
1.4 含焦油生物质气化再燃的意义
1.5 本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与气化实验研究
2.1 前言
2.2 生物质热解实验研究
2.2.1 实验方法
2.2.2 热解分区方法讨论
2.2.3 热解动力学分析
2.2.4 DSC分析
2.2.5 热解焦油产物分析
2.3 生物质气化实验研究
2.3.1 实验方法
2.3.2 TG、DTG分析
2.3.3 气化焦油产物分析
2.4 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物质焦油还原NO的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建模思路
3.3 简单烃类与非烃类燃料混合物还原NO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
3.3.1 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
3.3.2 模型验证
3.3.3 反应途径分析
3.4 甲苯还原NO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
3.4.1 停流动反应系统
3.4.2 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
3.4.3 模型验证
3.4.4 反应途径分析
3.5 对甲苯还原NO管流实验的机理性分析
3.5.1 甲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3.5.2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3.5.3 停留时间的影响
3.5.4 氧量的影响
3.5.5 温度的影响
3.6甲苯还原NO机理对焦油还原NO机理研究的借鉴意义
3.7 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物质焦油还原NO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管流实验系统
4.2.1 刚玉管管流实验台
4.2.2 三段温控石英管管流实验台
4.3 生物质气化焦油还原NO
4.4 苯还原NO的实验研究
4.4.1 苯初始浓度的影响
4.4.2 氧气初始浓度的影响
4.4.3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4.4.4 停留时间的影响
4.4.5 温度的影响
4.4.6 氧化生成碳黑起始参数的测定
4.5 甲苯还原NO的实验研究
4.5.1 甲苯还原NO的实验
4.5.2 氧化生成碳黑起始参数的测定
4.6 苯酚还原NO的实验研究
4.6.1 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
4.6.2 氧气初始浓度的影响
4.6.3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4.6.4 停留时间的影响
4.6.5 温度的影响
4.7 苯乙烯还原NO的实验研究
4.7.1 苯乙烯初始浓度的影响
4.7.2 氧气初始浓度的影响
4.7.3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4.7.4 停留时间的影响
4.7.5 温度的影响
4.7.6 氧化生成碳黑起始参数的测定
4.8 多种焦油模型化合物同时还原NO的实验研究
4.8.1 焦油初始浓度及温度的影响
4.8.2 氧气初始浓度及温度的影响
4.8.3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4.8.4 停留时间的影响
4.8.5 温度的影响
4.9 焦油模型化合物与简单烃类还原NO对比实验研究
4.10 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含焦油的生物质气化再燃实验研究
5.1 前言
5.2实验条件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焦油促进生物质气还原NO
5.3.2 焦油含量的影响
5.3.3 氧气初始浓度的影响
5.3.4当量比的讨论
5.3.5 NO初始浓度的影响
5.3.6 停留时间的影响
5.2.7 温度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建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金属晶体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 )
A.易导电 B.易导热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4.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 ( )
A.白磷 B.氦C.金刚石 D.金属镁
5.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
A.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较少
B.金属受外力作用变形时,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仍保持较强烈作用
C.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运动速度加快
D.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能迅速传递能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比非金属单质高
B.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