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发布:2025-03-27约8.0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省高二考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前10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图1、图2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7300年的安徽双墩遗址中发现的文物。这可用于证明当时

A.原始农牧经济已产生

B.先民摆脱了自然束缚

C.先民食物来源较丰富

D.小农经济稳定性较强

2.周公认为天的意志是可以从民情中反映出来的,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做到敬天,“上天”仅将统治

人间的“天命”赋予有“德”之人,统治者一旦“失德”,便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此时新的“有德”

者就会顺势而起,取而代之。周公的这一思想

A.旨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B.具有一定民本主义色彩

C.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升D.强化了王权的宗教色彩

3.史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

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据此可知,秦朝

A.交通体系已经非常完备B.驰道是主要的交通方式

C.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D.政治影响远及海外地区

4.史载,汉王朝开辟丝绸之路后,“(汉)元帝之世,莎车王延尝为侍子京师,慕乐中国。及王莽之乱,

匈奴略有西域,唯延不肯附属,常敕诸子:“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A.保证了汉对西域的管辖

B.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

C.遏制了匈奴势力的扩张

D.利于增强西域的华夏认同

5.宋代景德镇的窑工多来自北方移民。明代形成“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格局。至清代,景德镇

人口逾十万,居民主要依赖300余座窑场生存。由此可知,景德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抑商政策的废弛

B.北方人地矛盾突出

C.手工业得到发展

D.水陆交通条件优越

6.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他们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种著

作,这些合作著作中有关于神学的著作,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

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这些做法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直接引发了明清社会转型

C.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7.20世纪20年代,“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

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说明当时

A.城市化进程受制于交通运输

B.天津交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

C.电车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

D.交通进步深刻改变城市发展

8.1975年,韩国渔民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新安外方海域发现一艘沉船。考古工作者在该船上发掘出了两万多

件青瓷和白瓷,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共重达28吨的800万枚中国铜钱。船上还

有刻着“庆元(宁波)”铭文的铜权和墨书“至治三年(1323年)”的木简。该船及其遗物可印证

A.宋朝与高丽之间存在朝贡贸易

B.铜钱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商品

C.元代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港口

D.商帮主导了中外大宗瓷器贸易

9.2023年,我国攻克超大直径盾构机核心技术,研制出当前世界上最大直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和硬岩盾

构机,并将它们应用于深中通道、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如今,此类设备国产化率超90%,较研制成

功前成本降低40%。这体现出我国

A.交通成为科技发展的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