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七年级下.ppt

发布:2016-12-21约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时 社会伴我长大 1.D 2.D 3.C 4.B 5.A 6.C 7.C 8.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一个人的存在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还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人类社会群体的成员。人虽身在空间站里,但在太空飞行驻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品,许多技术操作和心理交流仍然与地球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没有脱离社会而存在。 9.问题一:如:由学龄前儿童群体变成学生群体等。 问题二:如:由学生群体扩展为加入义工群休、网络群休等。 问题三:相同点:都属于同一家庭组织群体等。不同点:父母属于某一职业群体,自己属于某一学生群体等。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面镜子。 问题二:“孩子、学生、公民”,是中学生在学生时代的三个不同角色,“新三好,,对三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要求,比以前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三好”的唯一标准更全面。这种标准更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能正确引导青少年做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新三好”值得在更大范围甚至全国推广。(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三:略。(评价要点:“好孩子”—“勤俭+孝敬”;“好学生”—“合格+特长”;“好公民”—“公德+责任”) 第2课时 社会是个大舞台 基础训练 1.A 2.A 3.B 4.D 5.D 6.D 7.C 8.B 9.人从出生到去学校上学之前,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所以我们把家庭说成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我们社会生活的第一站,而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家庭生活的延伸,因此,我们又把学校和社区看成我们的家。 10.问题一:父母与子女之问的分歧称为“代沟”。原因:主要是子女与父母不同角色之间因为思想现念产生差异,缺乏了解和沟通所造成的。 问题二:伤害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影响子女学业和家庭和谐。 问题三:如果不同角色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怀有尊重、包容乃至悦纳的心态,就可能消除分歧。作为父母,应该更多地了解子女的特点并努力把握时代特点和时代观念,不断学习进步,同时调整好身心状态,争取以乐观、开朗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子女;作为子女也要体谅、关心父母,采用合适的办法引导父母了解自己,了解时代观念。同时,对白己的年轻和肤浅需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虚拟空间”的含义:一群主要凭借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问题二:表达诉求、展现自我、联络沟通、信息共享等。 问题三:网络具有开放性,参与人员成分也很复杂,因此不能随心所欲。所以网络的参与者也必须和现实世界一样遵循共同的规则,这样才能营造友好、团结、文明的网络空间。 第1课时 变化的社会角色 基础训练 1.D 2.D 3.D 4.B 5.D 6.B 7.D 8.D 9.问题一:在成长过程中,人们的社会角色总是在不断变化。社会刊我们的要求,我们所承担的责任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问题二:她可以通过休会同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感受角色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角色的转换。 第2课时 不同角色的相互理解 基础训练 1.B 2.D 3.D 4.A 5.问题一:社会安排:学生。自我选择:历史与社会课代表、学校卫生监督员、艺术家。与生俱来:性别、民族、女儿。 问题二:原因:不同时代的人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办法: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年轻人与长辈两代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会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对事物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是社会上十分普遍的现象。 问题二:消除代沟,应由长辈和晚辈共同努力。孩子对长辈要尊敬孝顺,老人对孩子要关怀爱护,还应该彼此谅解,要尊重各自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对方,这样矛盾才会缓和甚至消失。只要双方能彼此理解,代沟就会逐步消除。 第3课时 演好自己的角色 基础训练 1.B 2.B 3.D 4.B 5.D 6.不对。作为中学生,学习好固然重要,但是成绩好并不能代替一切。因为学生只是我们的社会角色之一,我们现在扮演着许多社会角色,而且将来还要扮演更多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多参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以及社区活动,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同时也为以后社会角色的选择做好准备。 7.提示:可回答如中国公民、儿子、汉族、学生、顾客、乘客等。第二、三、四、五、六问根据自身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