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原理》历年(04--15)真题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成形原理》历年(04--15)真题分析
一、 论述题
(一) 焊接
1、 裂纹
(1) 凝固裂纹(详细题目不记得了,根据氧化色及含大量S判断为凝固裂纹)(2015)
(2) 0.65%的U71Mn钢用E43013焊条焊接,数小时后出现多条裂纹,说明该裂纹的种类,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2014)
(3) 1Cr-0.5Mo耐热钢,焊接中未产生裂纹,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中,热影响区产生裂纹,晶内有Cr的碳化物。判断种类,简述机理及防治措施。(2013)
(4) 焊接过程中产生,长105mm,含大量S,表面有氧化色,判断是哪种裂纹及形成机理。(2012)
(5) 用16Mn钢制压力容器,裂纹在中心位置,呈纵向分布,晶间开裂,有液膜,断口有氧化色,判断类型,论述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2011)
(6) 18MnMoV合金钢制压力容器,钢板的合金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为C:0.18% Mn:1.2% Mo:0.80% V:0.35% ,板厚25mm,焊接时采用埋弧自动焊,制造完毕3天后,在焊接热影响区产生了一条长102mm裂纹,表面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试确定该裂纹的种类,分析产生机理。(2009)
(7) 分析热裂的原因,以奥氏体钢为例说明防治措施(2007)
(8) 氢致裂纹的特点,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2006)
2、 变形
(1) 两块长1500mm,厚为12mm,宽度分别为150mm,300mm的Q235钢进行开V型坡口对接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形,防止这些变形的主要措施。(2013)
(2) 厚度为15mm,横截面积不同的两块Q235A钢板进行对接焊,横截面积如图所示(不对称),焊后可能出现哪几种焊接变形,如何防止这些变形的产生。(2011)
(3) 简述长度为5m的T型梁焊接时(主要为沿长度方向腹板与翼板的角焊缝),可能产生哪几种焊接变形,并指出防止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2008)
(4) 两长方形薄钢板沿长度方向板边对接(手工电弧焊)可能产生哪几种变形。(2003)
3、 热影响区
(1) 15MnTi焊接热影响区分为那几个区,试述各区域的组织及性能特点。(2014)
(2) 15MnVN热影响区四个区特征及组织状态。(2012)
(3) 15MnVN焊接热影响区易出现什么脆化,如何防止。(2011)
(4) 易淬火钢的HAZ中易出现哪些脆化,原因及措施。(2010)
(5) 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组成及各区性能。(2009)
(6) HAZ脆化类型及产生条件。(2007)
(7) 低碳调制钢热影响区组织分布及性能变化特点。(2006)
(8) 16Mn焊接HAZ的组织区域有哪几种,分别分析它们的形成条件。(2005)
4、 脱氧对比(酸碱熔渣)
(1) 碱性焊条E5015加入适当硅铁、钛铁的原因。(2013)
(2) 某焊缝的熔渣碱度1.8,焊缝周围有铁锈(主要成分为FeO),且极敏感,容易使焊缝氧含量增加,试分析原因。(大概回答为何有FeO易被氧化)(2012)
(3) 酸性焊条用Mn铁沉淀脱氧的原因。(2009)
(4) 碱性焊条比酸性焊条对(FeO.nH2O)更敏感,为什么?(2007)(2005)
(5) 活性熔渣对金属的氧化方式,以CO2气体保护焊为例,说明选焊丝的原则及脱氧措施。(2007)
5、 残余应力
(1) 对接焊中,横向焊接残余应力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2014)
(2) 以手工电弧焊为例,分析对接焊缝横向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状态及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的方法。(2007)
(3) 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原因及消除或减小焊接应力及变形的方法。(2006)
(4) 下图是不同焊接顺序时焊缝横向收缩引起的横向应力分布,试写出各图的焊接方向或顺序(图见吴树森课本P186图9-8)(2006)
(5) 如何消除残余应力。(2005)
6、 N/O/H/S/P杂质
(1) 氧对金属的影响及控制措施。(2015)
(2) 氮对焊接构件的影响。(2012)
(3) 硫对焊缝金属性能的危害及减少硫的方法。(2008)
(4) 低碳钢焊接时氧与金属的作用特点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2006)
(5) 氢的影响及控制措施。(2005)
7、 焊缝组织
(1) 低碳钢焊缝金属中粒状贝氏体的形成。(2013)
(2) 讨论焊接熔池凝固组织的特点。(2007)
(3) 低碳钢焊缝室温组织。(2005)
8、 其他
(1) 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焊有几个焊接反应区,各区特点(2010)
(2) 焊接时熔渣类型及作用。(2006)
(3) 提高焊缝强度、韧性的方法。(2008)
(4) 合金化的目的及方式。(2005)
(5) 焊接熔池的特征。(2007)
(6) 焊接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2005)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