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柴油机与涡轮
增压器的匹配
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张强
第五章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1.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2.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3.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4.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及瞬态特性
的途径
第五章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增压特性匹配及联
合运行线的调节;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
解决途径;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
途径;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及瞬态特性
的途径。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1 联合运行线
在压气机特性曲线上,将
该工况下以增压比和空气流量
表征的增压器和柴油机联合运
行点确定下来,柴油机按某一
特性运行时的所有工况点都可
在压气机特性曲线上确定下来
,形成增压器和柴油机联合工
作后的联合运行线。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2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配合运行的基本要求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3 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3.1 涡轮喷嘴环出口通流面积的调整
改变涡轮喷嘴环出口通流面积的方法是用改变运
行线的方法适应压气机特性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最佳喷嘴环出口流通面积寻找方法
5.1 增压特性匹配及联合运行线的调节
5.1.3.2 改变压气机扩压器的进口角
改变压气机特性线的方法的方法适应运行线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1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问题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2 热负荷的一种表达式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3 影响热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分析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4 降低热负荷的主要措施
5.2.4.1 适当增大进、排气门叠开角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4.2 增大叠开期内的进、排气管压力差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4.3 增大进、排气门的时间-截面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4.4 增压中冷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4.5 强化冷却系统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2.4.6 改善供油系统及燃烧系统
5.2 增压柴油机的热负荷及解决途径
5.3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5.3.1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问题
5.3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5.3.2 降低机械负荷的途径
5.3.2.1 适当降低柴油机的压缩比
5.3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5.3.2.2 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
5.3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5.3.2.3 调整涡轮增压器
5.3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5.3.2.4 优化供油系统
5.3 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及解决途径
5.4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及瞬态特性的途径
5.4.1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分析
5.4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及瞬态特性的途径
5.4.1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分析
5.4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及瞬态特性的途径
5.4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