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献综述年产30万吨书写纸及其湿部化学品的设计.doc

发布:2017-03-26约2.0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产30万吨书写纸及其湿部化学品的设计 文献综述 一、前言80%稻草浆和20%木浆生产书写纸,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以保证浆料在网部正常脱水,减少纸张断头,该工艺生产的书写纸质量达到了GB12654-90的规定要求。【1】 磨浆工段: 对稻草浆浓度为16%时效果最好,纤维长度降低很少,磨浆效率高、能耗低,能有效提高纸的韧性并改善纸页的脆性。【2】 调料工段: 采用中性施胶剂AKD能减轻设备的腐蚀,提高纸页的强度,防止老化,可使用白度高不透明度好的碳酸钙作填料,白水pH高,无硫酸根积累,可提高白水回用率,易于实现白水封闭循环,减少污染。【2】 滑石粉是一种良好的造纸填料,能满足一般纸张的加填要求,加之滑石粉矿藏丰富,价格较低,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填料。 采用Composil助留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同时优化AKD碱性施胶工艺。Compozil系统是由瑞典EKA公司开发的助留助滤系统,由阳离子淀粉和阴离子胶体硅组成。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阴离子微粒助留系统。 干强剂:阳离子淀粉是将带强阳电荷的基团如季胺基或叔胺基引进淀粉链中。阳离子淀粉带有阳电荷能与带阴电荷的纤维紧密结合,用作浆内增强剂的同时还有利于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3】 其他助剂如防腐剂、消泡剂、荧光增白剂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添加。 供浆系统: OptiFeed系统是芬兰美卓公司最新推出的经优化配置的高速纸机浆料流送系统,由浆料混合与筛选、损纸收集处理、白水系统和短循环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配备了设备自动群组开停控制,运行过程中所有可控参数(如浓度、流量、pH 值、化学品加入量等)全部实现自控,而且设备的开停和工艺参数的调整均由DCS完成,除浆板输送机、多盘外,其余设备均未配就地控制开关。【4】 流浆箱: 集流式飘片流浆箱是Beloit公司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产品,用于高速夹网造纸机,其结构组成主要有锥形布浆总管,分配管束,堰板收敛区,飘片等。 稀释水从稀释水(白水)总管分送到各注入管,每支注入管都设有一个调节器(稀释水控制阀),以控制每支注水管的水量,以达到控制纸幅横向全幅定量均匀一致的目的。【5】 网部: 夹网刮板成形器机理是以刮板成形最初的脱水。流浆箱中的纸料垂直向上进入两床网子形成的脱水成形区,网和纸料一起沿着一个大弧度移动,由网子的张力与固定的和可调节的挡水板以及真空箱进行脱水。刮板成型器与辊筒成型器相比较,其特点是纸的匀度好,但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较低,传动功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刮板式成型器中的脱水作用更为剧烈,这些作用力因以剪切作用破坏絮凝块而对匀度有利,但对留着率不利。【5】 压榨部: 靴式压榨采用美卓公司的 Sym Belt宽压区压榨。它比传统辊式压榨的压榨停留时间长,约为其4~ 6倍,一般能提高纸页的干度增加 2% ~ 6%。增强湿纸强度, 改善纸页运行性能。【6】 干燥部: 传统的烘缸布置均为上、下两排烘缸安排。纸页断头时, 纸在两排缸中间堵塞, 需要清理, 特别是用马尾松原料造纸, 纸毛、纸粉满天飞, 断纸堆在传动侧, 潜存着发生火灾的危险。为了提高烘缸运行的稳定性和干净性, 现采用全单排烘缸的排列方式。【6】 压光: 软压光时,软辊和加热辊构成一个高温压力压区。加压时,软辊辊面发生弹性变形,导致压区面积增大、压力减少,纸的松厚度损失少,整饰效果更好。加热的作用使纸页表面纤维软化,易于压光,提高平滑度。【2】 卷取: 利用鹅颈装置, 把原纸卷纸页切开, 纸张被吸入空纸轴卷纸。再将原纸卷从导轨上移开,已在卷取缸上的纸轴移入导轨上继续卷纸。换纸操作时, 是先把空纸轴用吊车在纸轴架上。需要时,从纸轴架上把空轴滑入卷取缸的上面并锁住。当卷纸达到一定直径时, 把空轴放在卷取缸上同步运转。【6】 三、小结 本设计中所选的设备及工艺条件力求于稳妥、先进、可靠。在稳妥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可靠的设备及工艺流程。所选用的设备要均一,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 从原材料方面考虑,因为我们的国家的资源还比较紧缺,特别是木材更为紧张,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草浆。以解决资源紧张问题。 在设计中所采用的流程及设备,在生产上应适应多种原料及品种,在成熟合理的基础上,考虑节能以及必要的仪表,并考虑到今后增产的可能性。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全厂的合理规划,运输道路合理规划。从环境方面考虑,进行白水回收,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 四、参考文献 【1】纸张生产实用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李策主编 【2】造纸原理与工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年4月第2版 卢谦和主编 【3】造纸工艺与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纪培红主编 【4】造纸化学品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第2版 胡惠仁主编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