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集镇卫生院“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自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洋集镇卫生院“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自查报告
一、医院基本情况
(一)1951年,荆门县在八区(曾集)成立八区卫生所。1955年全区六个乡的个体医生组织成联合诊所,1958年更名为曾集公社卫生院, 1962年,全荆门县调整开展卫生院转集体试点,曾集卫生院成为荆门县仅有的三个保留全民所有制卫生院的单位之一,1966年,上级拨款建立了门诊、住院用房各一栋,面积约为600平方米。70年代中期,随体制改革,院所合并,医疗用房增加到1000平方米,医务人员增加到70人,增设了B超室、生化室。 1983年10月,荆门市县合并后,更名为曾集镇卫生院。2001年,由于行政体制改革,蔡庙卫生院并入曾集卫生院。随着医院卫生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全院职工的长期努力,今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医学科研、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一级甲等医院。现占地面积17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382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830平方米。2007年利用国债项目资金45万元装修门诊,整旧如新。全院共有职工13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50人(主治医师生32人,主管护师13人,主管药师5人),初级职称82人(医师40人,护师32人,药剂师10人),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学历88人。开放床位60张。为满足临床医疗诊断治疗,逐年添置部分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有: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自动尿分析仪、血糖仪、血凝仪、多功能产床、多功能麻醉机、多功能微波治疗仪、CO2激光机、200毫安X光机、高频电刀、高效电子治疗机、鼻窦内窥镜、电子阴道镜等。现已开设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急诊科、公共卫生科、理疗科、B超室、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能进行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并能开展普外、骨外、泌外、子宫全切、胆囊摘除、脾切除、肝修补、胃大部分切除、眼科和五官科等手术项目。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民主评议、向王争艳同志学习等主题活动,转变职工服务观念,提高职工服务质量,开展下乡义诊等惠民活动,取得了辖区人民群众的信赖,今年共接收门诊人次为 人次,住院病人 人次,业务收入为 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二)我院2008—2010年间未发生医疗纠纷, 无一起医疗事故及较大规模医闹事件发生。
(三)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机制建立情况。我院制定了《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全院围绕“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在医疗执业活动中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诊疗护理常规和医疗服务规范加强“三基”训练,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及考核。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证医务人员主动加强医患沟通,随时将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告知病人或家属。
我院成立了护院组织,经常性地对医院及周边地区进行巡逻。院内无“医托”和散发、张贴虚假广告现象。对重点科室如药房、药库、配电室、供应室等加强防火防盗管理,定责任人,按要求配灭火器,定期进行隐患检查。对大型医疗设备如放射机、B超机、生化分析仪等都定责任人,定期和不定期维护。放射科防护措施良好。定期检查毒、麻药品管理,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持医院绿色通道畅通。扣分理由:自查自纠不够全面,扣除0.5分;仪器检测不完善,扣除1分。共扣除1.5分。
5、医院内部安全管理(总分26分,得26分)
我院制定了各类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消除内部安全隐患。有投诉管理制度,由院长直接受理投诉,保证处理及时、公正,记录详实。对医患纠纷隐患定期排查、及早发现、妥善化解、果断处置,及时上报。医院无邪教势力和非法组织,年内未发生医闹事件和医患纠纷。
6、医院治安(总分28分,得分27.5分,扣除0.5分)
我院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做到预防在先,提高了应对能力。成立了护院队,明确了职责,重点部位如药房、药库、配电室、门诊、住院部等场所防火设施齐全,在药库、大厅、财会室等重要科室及部位安置了摄像头。与派出所与居委会保持经常性联系。扣分理由:护院队人员履职不力,扣除0.5分。
7、和谐医患关系(总分26分,得分19分。扣除7分)
我院建立了医患沟通制度,大力实行院务公开,及时发布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加强医德医风培训,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维护患者的知情权,手术、麻醉、特殊检查和治疗、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前必须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实行一日清单制。扣除理由:院务公开存在不及时的现象,扣除1分;未利用媒体介绍医院科室、专家、诊疗特色等信息,扣除2分,发布医疗信息不及时,扣除4分。共扣除7分。
8、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总分20分,得分19分,扣除1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