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导向的“护理心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职业导向的“护理心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6年入学的全日制专科护生,共207人。
1.2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教学大纲、内容和授课学时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实验组采用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学内容分为16个项目48个任务,每一个任务都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和任务评价四个步骤完成[2]。以洞穿思维这一个任务为例。教学设计如下
(1)提出任务 在上课前一周布置预习任务,如要求学生预习思维的概念、特性、过程、分类及品质,护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所预习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2)分析任务 主要是护生分析通过何种学习方式把知识点融入到临床案例中,此步骤包括课堂实践情境的相关脚本的撰写、角色的安排(思维在护理情境实施中的呈现 见表1)两大类。此阶段还包括小组分工、人物角色选角、排练、展示以及评价反思,以及音乐、视频等营造的氛围。
表1 思维在护理情境实施中的呈现
病例呈现
护理人员工作过程
思维呈现
患者,女,30岁, 腹痛,面色苍白,全身湿冷,休克状。护士边询问家属边体检
护士:“什么时候开始疼的,请描述是什么样的疼痛?”
家属:“半小时,说肚子疼得像撕裂一样的痛。”
护士:“有没有胃溃疡、穿孔等病史?刚才有没饮酒或吃了坚硬的食物?”
家属:“ 没有。”
护士解开患者腹部衣服,检查:“半小时前肚子有没有受到外伤?”
家属:“ 没有。”
腹部无明显外伤,测血压85/48mmHg。
护士:“上次月经什么时间,正常吗?”
家属:“ 快2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来”
护士:“结婚了吗?有性生活史吗?”
家属:“ 结婚了,准备要孩子了,护士,你给她打一针止痛针吧,你看她疼的!”
护士:“现在不能打止疼针,希望您理解,如果打了,虽然可以减轻疼痛,但是会掩盖病情的,不利于判断”
家属:“好吧”
护士嘱另一护士通知妇科医生,向患者家属解释后继续体检,发现患者内裤上有少量出血、点滴状、色暗红
妇科医生作子宫后穹窿穿刺后,发现血性液体,告诉患者家属,是宫外孕,需要立即手术,并电话联系手术室
此时,护士已经准备好术前用物,开始术前准备
综合患者的腹痛和血压情况,初步判断其腹内脏器有损伤或穿孔,有较大量的出血
根据患者家属描述,根据对患者的判断,先考虑有腹腔脏器破裂、穿孔、外伤导致脾脏的等脏器出血和宫外孕的可能
根据问诊、体检等方式一个个排除,最终确定是宫外孕
思维的过程全面,既看到整体,又看到局部,既看到正面,又看到反面
子宫后穹窿穿刺后血性液体,是宫外孕的重要体征
根据病情判断患者的医疗和护理诊断,及时作出处理和下一步治疗的准备
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思维的分析
发散性思维
思维的综合
聚合性思维
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的敏捷性
(3)完成任务 护生在课堂上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成果展示;
(4)任务评价 分三部完成:课堂护生互评,教师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任务完成后采用自制问卷对教学方法优劣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护生基本情况、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护理专业教学有无促进作用、何种教学法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护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有促进作用、护理教学中相关因素调查和护生对教学法的意向选择5个方面,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式,结果客观可信。本次发放问卷207份,回收20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7份。
1.3数据处理与分析 运用SPSS17.0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统计不同问题不同选项所占百分比,并对不同教学方法统计出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 填写207有效问卷的护生中,其中男生8人,女生199人。平均年龄19.2±1.02岁。
2.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护理专业教学有无促进作用
表2 你认为以下教学法对护理专业教学有促进吗?(n=207)
项目
促进作用
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
非常有126(60.87)*
一般70(33.82)
没有11(5.31)
传统教学法
非常有50(24.15)*
一般123(59.42)
没有34(16.43)
P<0.01
2.2.2何种教学法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
表3 你认为哪种教学更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n=207)
项目
能体现小组合作
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
193(93.24)
传统教学法
14(6.76)
P<0.01
2.2.3哪种教学法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表 4 你认为哪种教学法更能提高教学效果(n=207)
项目
能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职业导向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教学法
156(75.3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