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社区公共设施调查》指导方案
适用年段:高年段
活动设计
一、活动总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社区内的公共设施种类功能和现有状况有所了解。
(2) 在活动中,初步学会观察、询问、问卷、测量等调查方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对社区事物的观察能力,与不同特点人群的交流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的能力,对信息的统计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让社区里的公共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 评价方式:小组内互评,看谁观察的最全面、最仔细。
教师指导要点:
1、初次调查社区的种类和数量时最好分组分片进行。(因为社区范围广不便学生观察。)
2、进入社区观察前指导学生拟订观察方案,对公共设施的基本种类有所了解,以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统计,避免调查的盲目性。
第二阶段 分类调查公共设施的状况 (5课时)
具体活动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初步学会询问、问卷、测量等调查的方法。
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陌生人交流的胆量,学会与不同年龄、性别、特点的人群进行交流的技巧。
3、培养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步骤:调查准备工作——损坏情况初步调查——调查情况反馈—— 进一步调查
第一课时:调查活动的准备工作
学生主要活动
1、分组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设计问卷问题。
2、选择辅导老师(老师或是家长)
教师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试调查。如|:观察法(可以录像拍照)、询问法、问卷法等。指导学生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调查方式。(如:社区平时老年人多用问卷的形式不太合适)
2、指导学生制定分类调查计划 和调查表(包括:内容、调查方式、调查对象、调查经过)。
3、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指导教师。
第二、三课时:调查公共设施的损坏情况
学生的主要活动
1、统计公共损坏和完好的数量。
2、调查损坏的原因。(通过观察、询问居民了解原因)如:社区健身器损坏情况比较严重。“其他社区的健身器也是这样吗?”在辅导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了解其他几社区。
教师指导建议:
1、各组辅导老师了解学生的计划并加以指导。
2、跟随学生到社区开展调查活动,注意学生的安全;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教师指导要点:鼓励学生大胆询问,注意礼貌,学会观察什么情况下便于何种交流方式。如:两个老人下棋就不便打扰,可以向散步聊天的居民调查。
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我敢和陌生人交流吗?”
第四课时: 课堂反馈上两节课调查的情况
学生的主要活动:
1、各组反馈调查进展和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如:许多居民不愿搭理他们、很多老年人看不见字、有人管理的车棚不让进、居委会说忙没时间接受采访等等。)谈谈哪些困难自己如何解决的。
2、同学一起出谋划策想出解决的办法。
教师指导建议:
1、鼓励学生正视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
2、引导学生对公共设施损坏的原因进行分类。如:自然损坏、人为损坏、管理不善等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进一步调查。
3、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打电话与居委会的干部交流。
评价方式: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第五课时:进一步完善各组调查
学生主要活动:
调整计划和心态,运用讨论的方案再次到社区完善调查。
教师的主要活动:跟随、观察学生的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而不是替代解决。
第三阶段 交流、汇报、总结阶段(3课时)
具体活动目标:
1、学生自主整理本次社区公共设施调查的各种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编号、登记。
2、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汇报,各组交流对各类公共设施的调查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课时:统计数据分析信息
学生主要活动:统计数据,算出自然损坏、人为破坏、管理不善等方面的百分率;分析损坏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保护措施;整理有关影像资料;设计汇报方案和汇报讲稿。
教师指导建议:指导学生进行统计。
第二、三课时:汇报与交流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提出建议和疑问。
教师指导要点:
教师在学生汇报展示和交流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客观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活动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档案资料点评。
第四阶段: 设计社区公共设施保护措施宣传活动 2课时
具体活动目的:通过设计宣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小公民意识。
第一课时学生主要活动:分析主要的损坏原因;分组设计宣传保护措施。
第二课时学生的活动:各组汇报交流、讨论是否可行。(如:板报橱窗组他们认为,橱窗长期不更换居民不愿看,导致资源浪费。他们想承包两个橱窗定期更换,并向居委会提出建议定期更换内容,丰富居民生活,反映社区文化。)
教师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