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
一、水泥
▲标准: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熟料是指以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
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
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含量不
小于66% (以质量计),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熟料含量不低于80%且小于95%,也就
是说,允许活性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大于5%且不超过20%,其
中允许不超过 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 5%的窑灰代替
(窑灰符合JC/T742)。
3、只有P•Ⅱ硅酸盐水泥允许添加不超过5%的石灰石。
4、水泥中氯离 含量不大于0.06%。
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没有32.5 和32.5R。
6、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不大于水泥质量 0.5%的助磨剂。助
磨剂应符合 JC/T 667 的规定。
7、硅酸盐水泥分 6 个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分 4 个强
度等级,其他水泥分6 个强度等级。P•O42.5、P•O42.5R 水
泥的 3d 抗压强度分别不低于 17MPa、22 MPa,3d 抗折强度
分别不低于3.5MPa、4.0MPa。
8、普通硅酸盐水泥氧化镁含量不超过 5.0%,三氧化硫不超
1
过3.5%。
9、水泥中碱含量按 Na2O+0.658K2O 来折算,低碱水泥中的
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0、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 45min,终凝不大于
600min (硅酸盐水泥为390min)。
11、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 (细度)不小
于300m2/kg。(地铁工程要求小于350 m2/kg)
12、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 内寄发
除 28d 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 (检验报告),32d 内补报
28d 强度的检验结果 (报告)。
13、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应在取样之日起10d 内完成。
14、依据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规定,散装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
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以不超过 500t 为一批;依据
DB11/385-2006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同厂家、
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每1000t 抽检不少于一次。
试验
1、组分
生产者按照 GB/T 12960 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年平均
值应符合硅酸钙矿物含量不小于66% (以质量计),氧化钙和
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等规定,单次检验值应不超过标准
规定的2%。
2
2、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
定性检验方法》
①水泥净浆搅拌机需符合JC/T 729 的要求。
②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长50±1(mm)、直径Φ10±0.05(mm);
初凝针为 50±1 (mm);终凝针为 30±1 (mm)、直径Φ1.13
±0.05 (mm);
试模深40±0.2 (mm)、顶内径Φ65±0.5 (mm)、底内径Φ75
±0.5 (mm);
玻璃板为厚不小于2.5mm 的平板玻璃;
量水器的最小刻度0.1mL,精度1%;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③试验环境:温度20±2 (℃),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
试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一致。
④试验前调整: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⑤水泥浆的拌制顺序:湿抹布擦搅拌锅、搅拌叶,倒入拌合
用水,再小心倒入500g 水泥(在5s-10s 内),低速搅拌120s,
停15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
速搅拌 120s 停机。
⑥标准稠度测定步骤 (标准法,1.5min 内完成):立即将拌
制好的水泥浆装入试模 (用小 插捣、轻振数次、刮平),
让试杆对准试模的中心并与水泥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当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s 后记录
3
试杆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以距离底板 6mm±1mm 的水泥净浆
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 (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为
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⑦初凝时间的测定:加水后 30min 进行第一次测试,试针沉
入的位置距试模内壁不小于 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