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县开展村级党组织基础阵地建设活动- .doc

发布:2017-01-10约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县开展村级党组织基础阵地建设活动  为加强xx县农村基础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条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开展,xx县抓住市部从市管党费中下拨x万元,扶持该县x个“三无”村(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党员活动场所)加强基础阵地建设的契机,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全县村级党组织基础阵地建设。 一是摸清底子,确定扶持对象。对全县305个村级党组织基础阵地建设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底子,分类排队,确定扶持对象,重点解决“三无”村,制定逐年扶持计划。按照要求,确定了新洲乡凡停村等6个“三无”村为首批扶持对象,每个村扶持资金5000元。 二是落实配套扶持资金,加大阵地建设的投入。要求各乡镇要按照1:1的比例落实相应的资金配套捆绑使用,加大阵地建设的投入,通过配套扶持,确保扶得起、建得强、效果好,达到三年内遂步消灭“三无”村的目标。 三是加强资金的管理。对扶持资金明确专人加强配套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落实联扶帮带责任制,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并取得实效。并严格执行扶持资金“两不借”的规定,即用于社会保险的不借,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好的不借。 四是强化督办检查力度。县委组织部对各乡镇扶持对象实行备案管理,每半年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全年党建考核目标。同时对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阵地建设情况力度不大、资金落实不到位、阵地建设无实际成效的进行通报批评,追回扶持资金,并取消第二年的资金安排计划。 绿化改造方案3篇 篇一:绿化改造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贵阳市第八中学绿化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贵阳市瑞金中路51号 、建设单位:贵阳市第八中学校 、建设规模:约5826.6㎡ 、建设性质:绿化景观改造 二、工程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状况: 1、贵阳市第八中学建校于1954年,是贵州省最早的重点中学之一,2003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校园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都市中一片难得的育人沃土。所处地气候型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 2、校园内所有绿化种植用土全部为回填、换填土,但由于多年未中耕,土壤已全部板结,不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对于植物的养护不周,造成大部分植物长势不好,严重影响校园绿化环境。 、整改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由于种植土已板结且土质本身不良好,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成活,改造过程中需要更换种植土; 2、原有植物的清理和合理利用; 3、主入口区、教学楼中心区以及课间休闲区三大板块植物的合理配置; 4、加大工程养护力度,保证植物成活率。 5、对原有硬质景观的成品保护。 难点: 1、种植土的更换; 2、成品保护,由于是整改工程,在整改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有周边成品的保护。 三、设计原则和特点 、设计原则 1、生态效果: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校园内的地形地貌特点,本设计选择了大量乡土树种,可以避免因土壤质地差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次生灾害; 2、社会效果:为配合学校文化发展理念和校园建筑特点,本设计特增加大量绿化树种同时搭配适生的开花树种,既达到了绿化美化的效果同时又满足了老师和同学们审美的需求; 3、景观效果: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运用乡土树种各方面的特点,尽量密植,高低错落,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绿化、美观效果。 四、建设范围和规模 、建设期限:2012年3月-2012年4月。 、建设范围:校园内所有绿化地,总面积约为3415㎡。 、建设布局: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主入口区、教学楼中心区和课间休息区。 1、主入口区现状:植物长势不好,生长凌乱,搭配混乱,没有应有的景观层次; 2、教学楼中心区:地被植物死亡严重,大部分土壤已全部暴露出来,景观效果很差; 3、课间休闲区:地被植物死亡严重,植物搭配没有层次,该区域窄而植物栽植混乱。 五、绿化效果方案对比分析 、大门左侧 现状:原植物凌乱,无层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