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01-25约2.4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及使用范围 1、编制依据 (1)贵州省仁怀至望谟高速公路(安顺至紫云段)第AZTJ-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现场施工调查情况。 (3)本企业现有施工技术力量、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及施工经验。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T80/1-2004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安紫高速公路土建2标段软土地基处理。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软基地区处在在沟谷低洼处,且沟谷填方大于8米,现地表面淤泥质土呈黑灰色软塑状,厚度为0~7m,层厚变化较大,多分布于洼地土的上部。该层液性指数IL=0.76,压缩模量Es=2.47MPa,力学性质差,对路基填方的稳定和沉降有一定影响。 根据本段路线软粘土厚度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参数,设计处理方法为对表层软弱土采用全部或部分挖出+换填碎石土和片石,本合同段共设计设计换填碎石土66591m3,换填片石3273m3,主要分布情况见下表: 序号 桩号 处治数量(m3) 处治措施 1 K12+230—K12+310 17423.6 挖除换填碎石土 2 K12+740—K12+900 11562.3 挖除换填碎石土 3 K13+150—K13+200 1878.9 挖除换填碎石土 4 K16+200-K16+280 6546 挖除换填片石 5 K17+400—K17+630 24032.7 挖除换填碎石土 6 K18+300—K18+410 7390.5 挖除换填碎石土 7 AK0+640—AK0+800 4303 挖除换填碎石土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工艺 软基换填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挖淤泥 基坑验收 N 回填碎石土 Y 碾 压 2、施工方法 2.1 施工放样 根据软基换填处理原则处于路基范围内的淤泥全部清除并分层回填对软基开挖线进行测量放样。 在导线复测、加密及水准点复测加密完成后,立即进行中桩、边桩的放样工作。放样时测出路基范围内软基换填段平面面积及原地面高程,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工程师经四方现场收方测量资料鉴认。 2.2清除淤泥 本合同段淤泥主要为稻田地,依照设计换填深度将软土清除干净。 (1)清淤前按规定频率(每公里不少于2点,根据具体情况可增加取样点)在原地面取样做土工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以便检测基底压实度。 (2)清淤挖好排水沟,排除地表水以及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并将线路内的农作物全部清除,以利于晾晒。清淤较深,地表水无法通过排水沟排除时,采用挖积水坑排水的办法,将地下渗水通过渗沟处理排入边沟,积水后通过抽水机将积水坑里的积水排入排水沟内,最后由排水沟排入原有水沟。 (3)监理工程师验收原地面高程后,清淤应从软基段中间挖除换填一条行车便道再向两侧进行淤泥清除。清淤时将面层颜色较深的土层全部清除至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层或黄泥层。 (4)排水:在红线内路基外侧纵向挖一条排水沟,末端挖一集水坑,便于及时排水。 (5)弃土远运至指定弃土场整齐堆放,并进行平整。弃土场施工应分阶段进行,分层压实,局部陡坡处予以夯实避免雨水冲刷、塌陷造成水土流失。 2.3基坑验收 彻底清除淤泥后,立即恢复中边桩、测出清淤后面积及地面高程,如开挖基坑纵向、横向地势高差变化较大处,则应布设加密高程点。填写收方报验单,申请监理工程师收方。 2.4回填碎石土 1)回填方法 换填前,应对基底进行横断测量和检查验收,经监理检查签认方可进行回填碎石土。 (1)施工前先对碎石土材料进行取样检验。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全重的50%的土石混合料。为了路基的稳定,当填方高度大于3m时,处理范围至坡脚线外2m;当填方高度小于3m时,处理范围至坡脚线外1m。 (2)回填碎石土的铺筑施工采用分层压实法,松铺厚度宜小于50cm,摊铺整平后碾压密实,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再填筑上层。平整后振压密度,并采用沉降差进行控制,沉降差不得大于3mm,压至没有产生明显的沉降为止,且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每层碎石土完工后须监理验收签认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3)利用挖方段开挖出来的石方,经人工锤解后掺加砂砾土,经试验检测合格后做为回填材料,用于软土路基回填。施工时应先从路堤中部开始回填,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底面有较大的横坡时,应开挖台阶。回填应从最低处开始回填,按不大于50cm松铺厚度分层进行,堆土机整平。以便压路机进行碾压时有足够的平整度;回填至略高于原淤泥或水面为止;低填浅挖段换填的碎石土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石块粒径不大于20cm,回填时两侧比坡脚线宽出1米;积水段所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