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市场化并非政府责任市场化——对公交民营化改革的审思.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第4期 理论探讨 No.4.2009
(总第149期) TH眯F¨CALIN、慢STIGATIoN Crl2n12Fal.No.149
公共服务市场化并非政府责任市场化
——对公交民营化改革的审思
邹东 升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摘要:近年。不少地方的公交改革存在对民营化认识的普遍谬误,有待厘清。公交改制失败不能简单地归
咎于民营化,民营化的主旨是实现公交运营机制的市场化,以提高效率,而非政府责任的市场化,以推卸责任。公
共交通回归公益性定位,并不意味着完全重走传统的老路,既需要通过适度的民营化改革,打破传统的政府垄断
型公交服务供给模式,同时,政府也要回归公益角色和本职,尽职履行依法监管和合理补贴的责任。
关键词:公益事业;政府角色;公共责任缺失;财政补贴
中图分类号:13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9)04—0151—04
社会各界从批评医改市场,fg,到冷静客观地分竞争状态下的公交企业能够比先前的垄断经营向社
析市场化利弊、探讨新型医改方向,对于中国医疗改 会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率、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然
一、公交改制失败不能否定公共服务民营化改
而,在有关公交民营化改革及未来发展议题上却存
革
在很大的认识分歧。继2008年4月因公交民营化
五年的四次罢运影响了市民日常出行和社会稳定, 正如美国作家丹尼尔·耶金所言,20世纪的历
湖北十堰市政府强制决定收回公交特许经营权后, 史是一部政府与市场争夺制高点的历史。在20世
仅仅过去一年,重庆市政府基于公共安全考量,宣布 纪的最后25年中,市场重新占据了优势,进入21世
2009年5月31日前,所有的私人资本全部退出公交纪之后。市场潮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近年来,全国
系统,重庆公交开始了全部国营化的历史,公私兼营 各地纷纷开始了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践,城市
的公交混业时代结束。此前,湖北黄冈、湖南长沙、 公共交通改革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公交民营
南京等地原来民营化的公交事业也大都已清退民营 化改革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各地都在围绕公
资本,回归国有经营。这些公交民营化后的国有化 交改制进行探索。最早开始的便是湖北十堰市,随后
回潮现象符合政府的权衡逻辑:产权问题很敏感,在 在南京、深圳、重庆、厦门等地也开始实践公交民营
没有更加规范的制度框架出台,或许国有企业对公 化措施,然而,大多以公交运营霞新收归国有告终。
众满意和公共安全的兼顾比私人资本好。回潮现象 难道因为城市公交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所以就
也给予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两点启示:一方面, 真的不适合走民营之路,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吗?答
这些重新国有化并不能够证明主管部门的认定:“引 案显然是否定的,之所以会出现改革失败,关键在于
人民营资本,实际上是走了弯路”,“公交是典型的公 政府在对公交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把握住民
共产品,所以只能够由政府包办”。另一方面,公共 营化的实质和核心:服务提供或安排与服务生产之
交通的公益性事业定位决定了政府实施公交民营化 间的区别是明显且十分重要的,它是整个民营化概
改革,不能以省钱为目的,公交行业也不能以赚钱为 念的核心,是政府角色定位的基础…。也就是说,进
目的。政府责任决不能够市场化,政府要承担起社 行公交民营化改革,首先要明确的是:公交民营化改
会公共服务的依法监管和合理保障责任,以便适度 革是对传统公交运营机制的民营化,而不是对政府
收稿日期:2009一05—16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度校级重点科研课题《打造高效政府执行力——基于法律与管理互动的视角》(08XZ—
ZD—19)
作者简介:邹东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