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培训[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注意安全阀、放气阀孔畅通;2. 确保所灭物品封扎好,三角瓶等容器的装量不超过2/3为好;3. 灭菌液体时,应将液体灌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体积为好,在灭菌液体结束时,不准立即释放蒸汽,必须等压力表指针回零位方可排出余气;4. 对不同类型,不同灭菌要求的物品,切勿放在一起灭菌;6. 建议将锅内温度降至约60℃时再打开灭菌盖;7. 及时更换灭菌室内的水,及时清洗灭菌锅。 7. 高压蒸汽灭菌锅安全操作规程 * 1. 仪器应安放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保持干燥,无强光入射2. 仪器放置应避开有化学腐蚀气体的地方,如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气等.3. 仪器使用时,务必保持散热孔畅通.4. 比色皿一定要洗净,使用时不要拿透光面,放在比色皿架上一定要放正,不能倾斜,使用完后,及时洗净放回原处.5.每次用后清洁比色皿槽架.6.定期更换暗箱内硅胶.7. 仪器使用半年左右或搬动后,要校正波长。 8. 分光光度计安全操作规程 * 1. 仅可适用于干燥的室内;2. 天平移动或重新放置后,必须调节水平和校准;3.天平要稳定无振动的安放位置,避免阳光直射,强烈的温度变化,空气对流。 9.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 * 1. 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环境,防止仪器与潮湿气体接触,潮气的浸入会降低仪器的绝缘性,使其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都降低;2. 玻璃电极顶端的玻璃敏感膜极薄,容易破损,切忌与硬物接触,不可用粗糟的棉布或滤纸擦拭;3. 玻璃电极的玻璃敏感膜不要沾上油污,如不慎沾有油污,先用四氯化碳或乙醚冲洗,再用酒精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4. 若酸度计指针抖动严重,先做故障排查,必要时应更换玻璃电极;5. 定期保养电极,使用时观察电极状态,若电极状态差,应对电极进行活化,活化无效,则更换电极;6. 测量结束,及时将电极保护套套上,电极套内应放少量内参比补充液以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切忌浸泡在蒸馏水中; 10.pH计安全操作规程 * 10. COD消解仪安全操作规程 连接电源,打开消解仪开关,设定温度、时间。 将仪器预热到设定的165℃。 戴上隔热手套,擦拭反应管底部水珠,再依次将反应管置入仪器上部加热孔内,严禁反应管盖塞加热。 待温度指示回升到165±0.5℃时,按动“回零”键,此时,仪器变为计时状态,对恒温消解反应进行计时。 经10min后,仪器自动发出呼叫,此时,关闭消解仪开关,戴上隔热手套,将反应管依次取出,置于试管架上。 * 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场所消防器材完好,人员会使用消防器材; * *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总部酒醅化验室-宰红玉 目录 化学试剂领取和保管安全操作规程 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近红外光谱仪安全操作规程 真空抽滤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电热鼓风干燥箱安全操作规程 通风橱安全操作规程 高压蒸汽灭菌锅安全操作规程 紫外分光光度计安全操作规程 COD消解仪安全操作规程 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 * 有毒化学试剂的领取和保管采取“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化学试剂要分类存放,危险品由办公室内勤管理并建立领用记录。 1.化学试剂领取和保管安全操作规程 * 1.化学试剂领取和保管安全操作规程 六大无机强酸: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硫酸、硝酸 其中工业三大强酸的危险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等,以致失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出血、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 1.化学试剂领取和保管安全操作规程 急救措施: 1.皮肤灼伤时,立即脱掉衣物,用清水、石灰水、苏打水冲洗,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忌用强碱液冲洗。 2.眼部烧伤,即刻用清水冲洗。冲洗方法是用一盆清水,将面部放入水中,两眼睁大,头部在水中左右摇晃,如此反复换几次水冲洗,然后再以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之后再滴几滴眼药水。 * 1.化学试剂领取和保管安全操作规程 如化验室常用强腐蚀性化学试剂:浓硫酸、浓盐酸、 固体氢氧化钠,在使用这些药品时要经过双人双锁 人员同意,并记录药品使用情况。 * 2.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放出有毒、有害气体操作和进行有毒物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凡涉及有毒药品的操作,应避免手与有毒试剂直接接触,手上不要有伤口 人员操作时,防止皮肤触及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腐蚀性化学试剂; * 2.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人员操作时防止高温烧伤、玻璃仪器割伤等伤害; 实验场所消防器材完好,人员会使用消防器材; 实验结束后一定要仔细用肥皂充分洗手;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 * 2.人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