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pptx
;课标内容;课标内容;课标内容;考点光合作用
1.概念:植物通过,利用,把和
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2.反应式;3.实质:制造,储存。能量转换: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4.意义
(1)制造的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生物的呼吸提供氧气。
(2)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维持大气中的平衡。;5.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气孔开度等。
6.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满足植物对光和二氧化碳的需求,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1)充分利用光照:①密植、进行套种;②温室栽培时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
(2)增加:增施气肥。;实验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变。
2.叶绿素易溶解在中。;实验过程;叶绿素;现象与结论;典例“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实验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步骤1.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剪取大小相同的两枝条分别插入盛有的烧杯中。;3.将甲烧杯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的水槽内,乙烧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内。将两套实验装置分别套上透明玻璃罩,如图所示。
4.将两装置同时放在光下照射若干小时。
5.打开装置,从甲、乙中各取下大小相近的叶片,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现象与结论;【注意事项】
1.变量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放置清水的一组(乙装置)起作用。
2.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的水珠主要是植物通过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典例(2023烟台)将两盆牵牛分??放在两个密闭装置中,A叶片所在的装置中放入一小杯清水,B叶片所在的装置中放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两个装置都放在暗处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小时,摘下A、B叶片进行如图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小烧杯中液体始终是无色的
B.乙是用水给叶片降温
C.丙中只有B叶片变蓝
D.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三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原理氧气具有助燃性质,可以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将新鲜的金鱼藻(或其他水生植物)放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反扣一支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装满清水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光下,待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左右时,移出试管,使试管口向上,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猛烈燃烧。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典例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可以探究黑藻的光合作用
是否能够产生氧气
B.乙装置的作用是排除黑藻和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光照强度改变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目的;重难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典例1(2022广东)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某科研团队在同一农场内,连续3年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分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阴处理)和丙组(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每组均常规田间管理。各组产量统计结果如表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并回答问题。;组别;(2)【制订并实施计划】本试验的变量是;试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甲组与乙组、丙组可形成;该试验连续重复做了3年,目的是。;(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3年的试验结果可知,玉米产量最高的都是组,表明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加玉米产量。可见,种植玉米遇阴天时可通过适当以保产增产。
(4)【进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题探究】(2023广东)某农业合作社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表。请回答1~2题。;1.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