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边坡塌陷事故应急救援桌面演练2012桌面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工程施工----边坡塌陷事故应急救援桌面演练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目的 1、能够实现及时、妥善处置安全突发事故。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增强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在遇突发事故时,救援机构能够发挥作用,各处置组织能够按职责熟练掌握紧急处置、人员疏散、事故抢险、医疗急救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通过演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定,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以增强应对突发事故的操作性,不断提高救援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第二十七条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三)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四)督促本单位各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五)依法组织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法律规定----1 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法律规定----2 第三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四、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⑴ 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米,而实际开挖深度为20.3米,超深4.1米,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支护桩和锚索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⑵ 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层向坑里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⑶ 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损失,强度降低,甚至失效。 ⑷ 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严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 ⑸ 从施工纪要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在基坑滑坡前已有明显预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也是导致事故原因之一。 5-3 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坍塌事故的处理结果 事故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于2005年9月20日在广州日报A5版公布: 1、对7个建设责任主体及其20名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其中7名主要责任人因涉嫌触犯刑法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 2、对事故发生负有监管责任的14名行政人员给予降级或降级以下的行政处分和责令作出深刻检讨,并责成相关单位对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5-4 结 论 边坡塌陷事故是地基基础施工的主要事故种类,危险系数高; 发生边坡塌陷事故给死伤者、单位和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损失。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每一名管理者、每一名职工的责任和义务。 6-1 应急救援演练方式 ■ 本次演练采用会议室投影仪和问答的方式进行,由演练主持人根据情景事件提问,分别请参演人员回答。 ■ 演练过程中院领导可以随机提问。 ■ 为便于领导对演练过程的评判及观摩人员学习,投影屏幕将显示情景事件、提问及答题要点。 ■ 答题方式:答题人根据情景事件和主持人所提的问题面对观众口头回答。 6-3 设计场景1: 2050年6月27日上午10:00,因前夜暴雨,现场安全员发现A基坑边坡上部出现较大的裂缝,最宽处达到40厘米。 6-4 设计场景2: 2050年6月22日下午2:00,安全员对深度为12米的基坑进行安全检查。 答案提示: 一、行为检查 1、基坑护壁、土方开挖、降水施工等专项方案是否完善了相应编制审批手续; 2、是否按规定对工人进行了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