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3.doc

发布:2017-03-25约3.0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7-03-11 09:45:50 一、单选题 1. (4分)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Dānyú,Kěhàn ?B.?Chányú,Kěhàn ?C.?Chányú,Kèhán ?D.?Dānyú,Kèhán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五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五章音韵第一节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 2. (4分)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A.?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 ?B.?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C.?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廪 ?D.?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3. (4分)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 ?A.?太后之色少解 ?B.?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C.?寡人之民不加多 ?D.?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 4. (4分)下列同义词,属于所在部位不同的是 ?A.?牙齿 ?B.?题额 ?C.?元首 ?D.?肌肤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5. (4分)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四节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 6. (4分)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D.?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7. (4分)“节”的本义是“竹节”,引而申之有“骨节”、“树节”、“时节”、“节度”、“节制” 等义。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A.?并列式 ?B.?递进式 ?C.?综合式 ?D.?转折式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8. (4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忧” 的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动词的一般用法 ?C.?为动用法 ?D.?意动用法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9. (4分)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 ?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中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二节副词 10. (4分)《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赵注用的注释 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C.?谓之 ?D.?为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六章综合运用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11. (4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句中的“他”其义为 ?A.?第三人称代词 ?B.?指另外的人或事物 ?C.?复数他们 ?D.?虚指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代词 12. (4分)“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而死”(柳宗元《蝜蝂传》),句中“高”的用法是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D.?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一节名词等活用为动词 13. (4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是 ?A.?近义词 ?B.?反义词 ?C.?同义词 ?D.?同根词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二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二章词汇第四节同义词的辨析 14. (4分)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第四章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四节连词 15. (4分)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B.?吾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