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场效应管识别与检测 (2)万用表区分N沟道和P沟道场效应管 (a)首先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k档上。 (b)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或红表笔)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反向PN结,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都是正向电阻,可以判定是P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 1. 场效应管的特点和分类 N沟道 P沟道 增强型 耗尽型 N沟道 P沟道 N沟道 P沟道 (耗尽型) FET 场效应管 JFET 结型 MOSFET 绝缘栅型 (IGFET) (二)分类 (一)特点 利用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控制输出回路的电流;仅靠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导电(单极型晶体管);输入阻抗高(107~1012?),噪声低,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功耗小。 如何从外形区分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 1.在看电路图时,图上的标记符号图形都有明示。符号是FET(结型场效应管)、IGFET(绝缘栅场效应管)三个极是G,D,S。 2.现行场效应管有两种命名方法。 第一种命名方法与双极型三极管,第三位字母J代表结型场效应管,O代表绝缘栅场效应管。例如,3DJ6D是结型N沟道场效应三极管,3DO6C 是绝缘栅型N沟道场效应三极管。 第二种命名方法是CS××#,CS代表场效应管,××以数字代表型号的序号,#用字母代表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例如CS14A、CS45G等。 2.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一)直流参数 ①开启电压VGS(th):对增强型MOS管,当VDS为定值时,使iD刚好大于0时对应的VGS值。 ②夹断电压VGS(off) (或VP):对耗尽型MOS管或JFET ,当VDS为定值时,使iD刚好大于0时对应的VGS值。 ③ 饱和漏极电流IDSS:对耗尽型MOS管或JFET ,VGS=0时对应的漏极电流。 ④ 直流输入电阻RGS:对于结型场效应三极管,RGS大于107Ω, MOS管的RGS大于109Ω, 。 (二)交流参数 ① 低频跨导gm:低频跨导反映了vGS对iD的控制作用。gm可以在转移特性曲线上求得。 ? 极间电容: Cgs和Cgd约为1~3pF,和 Cds约为0.1~1pF。高频应用时,应考虑极间电容的影响。 (三)极限参数 ① 最大漏极电流IDM:管子正常工作时漏极电流的上限值。 ? 击穿电压V(BR) DS、 V(BR) GS:管子漏-源、栅-源击穿电压。 ③ 最大耗散功率 PDM :决定于管子允许的温升。 注意 :对于MOS管,栅-衬之间的电容容量很小,RGS很大,感生电荷的高压容易使很薄的绝缘层击穿,造成管子的损坏。因此,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存放的MOS管,都应为栅-源之间提供直流通路,避免栅极悬空;同时,在焊接时,要将烙铁良好接地。 ③ 输出电阻rd: 3. 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① 场效应管的漏极d 、栅极g和源极s分别对应晶体管的集电极c、基极b和发射极e,其作用类似。 ② 场效应管以栅-源电压控制漏极电流,是电压控制型器件,且只有多子参与导电,是单极性晶体管;三极管以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是电流控制型器件,晶体管既有多子又有少子参与导电,是双极性晶体管。 ? 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远大于晶体管的输入电阻,其温度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噪声系数小。 ? 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可以互换,而互换后特性变化不大;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互换后特性相差很大,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互换使用。但要注意的是,场效应管的某些产品在出厂时,已将衬底和源极连接在一起,此时,漏极和源极不可以互换使用。 ?场效应管的种类多,栅-源电压可正、可负,使用更灵活。 ? 场效应管集成工艺更简单、功耗小、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使之更多地应用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 ? 一般情况下,由晶体管构成的放大电路具有更高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功率。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 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 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 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 别为漏极和源极。 4. 场效应管的判别与检测 可定性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方法如下: 将万用表拨至R×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