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doc

发布:2017-04-17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不断扩大使得大型国家级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葫芦丝与柔软,如丝般柔滑的声音像是旋律感动了无数人心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和爱护,葫芦丝从民间文化艺术到城市文化艺术,从国内迅速蔓延到国外。目前,更强调学者探索仪器本身葫芦丝演奏技巧,但在葫芦丝音乐创作研究,成果并不丰富,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 关键字:葫芦丝 音乐创作 发展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7 引言  PAGEREF _Toc27 1  HYPERLINK \l _Toc13239 一、理论概述  PAGEREF _Toc13239 1  HYPERLINK \l _Toc4571 (一)葫芦丝  PAGEREF _Toc4571 1  HYPERLINK \l _Toc3704 (二)葫芦丝音乐  PAGEREF _Toc3704 1  HYPERLINK \l _Toc3509 二、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现状  PAGEREF _Toc3509 2  HYPERLINK \l _Toc16942 (一)古调音乐  PAGEREF _Toc16942 2  HYPERLINK \l _Toc6628 (二)流行音乐  PAGEREF _Toc6628 2  HYPERLINK \l _Toc20555 (三)民谣音乐  PAGEREF _Toc20555 3  HYPERLINK \l _Toc23980 (四)改编曲  PAGEREF _Toc23980 3  HYPERLINK \l _Toc10294 三、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  PAGEREF _Toc10294 4  HYPERLINK \l _Toc9026 (一)学校教育  PAGEREF _Toc9026 4  HYPERLINK \l _Toc18963 (二)国际化  PAGEREF _Toc18963 5  HYPERLINK \l _Toc22005 (三)旅游发展  PAGEREF _Toc22005 5  HYPERLINK \l _Toc634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6341 6   PAGE \* MERGEFORMAT 5 引言 葫芦丝是流行于中缅两国傣族、德昂族中的一种传统民族乐器。过去傣族、德昂族男孩到十四、五岁时就要学吹葫芦摊,因为谈恋爱时,男方就是用葫芦摊倾吐自己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傣族民间有“目掌革,目宾字”(意为“小懂吹??乐”,小是小伙子,)的说法。在傣族看来,吹奏葫芦摊小仅是长大成年的标志,而且也是傣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近几年,葫芦摊那勾魂摄魄的奇妙声音,引发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狂潮,天南海北的人们,都把会吹葫芦摊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自豪;各种文艺晚会上,一当出现演奏葫芦摊的节目,总会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带来一股南国边睡清凉的风。作为民族乐器,能够迅速进入中国主流文化,葫芦丝是唯一的。 一、理论概述 (一)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 ,从云南德宏州梁河傣,阿昌和德昂等民族地区,是一个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簧片乐器。葫芦丝主要由主管,芦苇,带管,葫芦四个部分。主管:旋律管,具有多个按音孔,簧片:声乐部分;连接管:辅助发音管;葫芦:葫芦漏斗效应,通过提升机的空气和附着在管内的头部。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性能好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之美;外形结构简单古朴,当地的民族民俗风情,玩的方法是使用自然通风法或循环通风方法。葫芦丝是非常独特的民族乐器,形状和结构独特,音色圆润,一直是千百年来,葫芦丝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的历史。 (二)葫芦丝音乐 葫芦丝音乐独奏或伴有葫芦丝葫芦丝的音乐。他们的音乐柔和细腻,光滑,简洁,极富表现力。在葫芦丝演奏民歌等民间曲调常用,播放音乐或舞蹈的旋律和曲调流畅最适合一般都比较漫长的色调,丰富的和声,柔软而和谐的音乐,如“凤尾竹月光”,“竹林深处”是一个经典葫芦丝独奏歌曲。葫芦丝现代乐器和合唱团,也可以体现在两个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古典与现代的温和亲切,温暖,令人陶醉的感觉相结合。 二、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现状 (一)古调音乐 葫芦丝古调傣语称“幸革班陶”,“班陶”为老一辈的意思,“幸革班陶”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代又一代。随着民族形势,葫芦丝和其他文化遗产以同样的方式遗传下来,葫芦丝曲调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排他性。 “葫芦丝老调”的声音拥有更丰富的情感,深沉而悠远的曲调,表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