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党员干部培训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党员干部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全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为目的,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用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党员干部,用实际实用的科学技术充实党员干部,培养和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为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和谐社会进程提供组织、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由乡党委和各支部分层组织开展党员培训。2012年,农村、机关、企事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要普遍进行一次培训。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普通党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3学时,党组织班子成员不少于24学时;机关、企事业普通党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党组织班子成员不少于40学时;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培训不少于40学时。通过培训教育,使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显著增强。努力造就一支
三、培训内容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把政治理论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和实际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及有关政策;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
四、培训重点
1、新党员培训。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从思想上入党,切实抓好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学习、观看录像、党课教育等方式,使每名新党员在入党后一年内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
2、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着眼于培养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干部党员的培训。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采取课堂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民营经济发展形势,企业文化及市场营销知识,由乡党委牵头负责组织实施。
4、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和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退伍转业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努力使他们掌握1门以上技术技能,切实提高创业就业本领。
5、农村党员培训。通过收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等形式进行培训,由各村党总(支)部负责组织实施。
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理论知识等;
2、党的基本理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
3、农村适用生产技术、创业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
4、《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实施细则等;
5、市场经济和法律法规知识等。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全乡党员教育培训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乡党委牵头总抓,各总(支)部紧密配合。各村党支部要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兼顾,整体部署,及时研究制定本支部、本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年度计划并上报乡党委。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并认真总结培训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推广。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分级分层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乡党委、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支部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远程教育接收点、党员示范基地等培训资源,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开展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术培训的主阵地。乡党委要积极探索开设“农家课堂”,由党员培训党员,提高党员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抓好党员示范基地建设,把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采取乡土人才和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实践操作的方式,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坚持党员活动日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学政治理论、学
3、完善机制,确保实效。一是坚持推行举办培训班的方案报送制度。各党总(支)部要按照各自年度培训计划,将每期举办培训班的内容、形式、参训人数及教学方案报送乡党委。二是实行培训过程动态管理制度。培训中要加强管理,严肃学习纪律,做好考勤,实现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资料、学习形式、学习制度“六落实”,培训结束后认真对学员进行全面考核。三是建立干部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党总(支)部对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实行规范化管理,认真登记造册,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将其作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