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党代会县委年度工作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党代会县委年度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去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全县上下振奋精神、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的一年。一年来,特别是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要素制约、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全力战胜多次强台风的袭击,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1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业性投资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同比增长16.5%;外贸自营出口1.7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同比增长13.2%;接待旅游者170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景区门票收入1650万元,同比增长13.8%,旅游总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7.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三次产业比为11.6:47.0:41.4。
5个月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自6月份开始逐月回升,并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全年预计同比增长15%。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杨梅产业产销两旺,产量3.2万吨,产值2.56亿元。杨梅加工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杨梅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康庄工程”、“百库保安”和“百村饮水”工程等扎实推进4A级旅游区评定,旅游品牌再次打响。景区开发有新成果,淡竹休闲谷正式对外开放,“山、水、林、古、月”的特色景区框架基本形成。同时,商贸、宾馆、餐饮业得到新的发展。产业融合度不断增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35省道界岭头至田市段改建工程进展顺利。拖延四年之久的35省道城西过境段基本完工。西二路、西三路完成路基工程。环城北路东段正式开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争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电站被华东电网确定为“十一五”期间优先建设项目,工程的可研报告和各专题报16家,新建标准厂房8.2万平方米。新区开发工程得到推进。旧城改建工程进展顺利。
80.3%。
**”为目标,立足预防,突出“严打”,着眼群防群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坚持“两手硬”的方针,从解决群众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集中精力处理了一批信访积案,进一步规范了信访秩序。发扬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勇于拼搏的精神,将解决思想问题、解决缺房问题与依法整治有机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违法占地建房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占地建房势头,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重视解决城区建设遗留问题。认真执行环保国策,大力实施生态工程,生态县建设稳步推进。
**发展大势,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强化了工作职责,为强势推进**发展作了总动员、总部署。积极开展了以“振兴**”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信心得到增强,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人心得到空前凝聚,“合力破难”、“加快崛起”已成为全县上下一致的心声。顺利完成第一批、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铺开,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好武装、统战、工青妇、科协、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结果。尤其在去年抗击五次强台风斗争中,各级党政领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顽强奋战,把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强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日夜奋战在任务重、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推不开的地方,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胜利。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县委,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向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仙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为**”两个社会”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盾,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不快,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工业投入不足,旅游业发展速度趋缓,土地、资金要素制约仍然突出;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信访稳定工作面广量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机关效能建设需要继续加强,投资软环境还有待改善;基层组织战斗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