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同情帮助残疾人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pdf
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同情帮助残疾人教学设计(共5则范
文)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同情帮助残疾人教学设计共)
同情帮助残疾人
活动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正常人与残疾人的不同,感受到残疾人行动上的不
便,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与艰辛,激发对残疾人的同情与关爱之心。
活动重点:
体会到正常人与残疾人的不同,感受到残疾人行动上的不便。活
动难点:
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激发对残疾人的同情与关爱之心。
活动方法:模拟扮演法、比较法。活动准备:事先布置观察。活动进
程:
一、游戏剧场。
1、组织学生于教师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做第一个模拟游戏:盲
人过通道。⑴创设情境:
平时我们看书、写字、走路都离不开眼睛,但是突然把眼睛蒙上,
你的感觉会怎样?
⑵组织蒙上眼睛做“盲人过通道”的游戏:在事先设置好的通道
上摸着行走。⑶请学生说一说过通道时的感受。
2、将学生分成两组,做第二个游戏:扶“盲人”过通道。⑴将数
张凳子摆在通道上为障碍物。
⑵扮“盲人”的同学在另一同学的引导下,蒙着眼睛穿过障碍
物。⑶引路者可用动、语言等给予“盲人”以最大的关心和体贴,
不使“盲人”在行走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以便顺利通过。
3、两个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4、小结。
这是一个小小的实验活动,而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人常常在生活
中遇到许多我们正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我们可以轻易做到的事,他
们却不能。他们是残疾人。
二、爱心放送。
1、学生在学文明理、落实行动后,教师创设情境:
残疾人的世界比夜晚更黑,他们渴望温暖、光明,我们不能给他
们一盏明亮的灯,至少可以为他们点燃一支小小的蜡烛!”
2、师生共同点燃蜡烛,大屏幕上显示帮助残疾人的画面,同时播
放歌曲《爱的奉献》。
3、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今后的生活中将怎样
具体去做。
第二篇: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认知: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
情和帮助。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情
感:
1.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
2.愿意帮助残疾人。行为:
1.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
2.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
3.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
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教学难点: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
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教育
过程:
一、试验导入:
1.进行小试验:
(1)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闭着眼睛在纸上写出来。
(2)请同学用一只手系鞋带。
(3)请同学不许说话,告诉大家他想说的一句话。
2.小组交流:
通过亲身试验,请同学想象一下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
些困难?
3.全班交流:
4.小结:
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
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
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
面的残疾,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第七课《向残疾人献爱心》。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赵敏为什么会担心,他担心什么?
四(3)班的同学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是怎样主动关心、帮助赵敏
的?
3.小结:
同学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赵敏,而且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帮助他。
同学们为他开欢迎会,课后主动陪他玩,春游的时候大家不怕麻烦,
带着他一起去。
4.小组交流:
赵敏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他身上的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