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论语〉十二章》课件7.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本 导学案 双色笔 工具书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常识,积累“愠、说、罔、怠”等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通过合作探究,反复诵读,领悟孔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等方面富含哲理的话语。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zX.x.K 预习自测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 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2)“四书”是指 、 、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3、找了句子中的通假字,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6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4、名句默写:(1)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子曰:“由, ! , ,是知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预习检测 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语气和谐, 感情饱满 【互动程序方案】 1、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对子间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互助: 组长主持组内的互动,重点交流内容——文章的写法、情感。 3、任务分工:明确各人的展示任务。②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方案,优化展示内容,分派展示任务,进行组内展示预演。 内容: 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2.导学案【自研自探导学】部分的问题及拓展延伸 【互动展示方案】 1、要有“朗诵---解析---质疑——对抗——总结”等完流程。 2、点评同学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联系拓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你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好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学习的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朱熹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zX.x.K 1、给下列红色字体注音。 论语( ) 省( ) 焉( ) 肱( ) 笃( ) 2.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1)不亦说乎 ( ) (2)博学而笃志( )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 )的言行。 检测矫正(b) 1、给下列红色字体注音 愠( )罔( )殆( )逾( )箪( ) 2、翻译一下列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科班长:1.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 2.评出优秀小组和个人 1、完善导学案 2、做训练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