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一.doc

发布:2015-09-04约3.8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黑龙江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引入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平作密植的同时,就注意到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嫁接,进行了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并于1995年确定为黑龙江省科委重点研究项目,组织省内的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在巴彦、海伦、讷河等6个县、市、农场进行了联合试验研究。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本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它的增产原理是在选择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缩小行距、增大株距、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合理配置,增加绿色面积,改善植株的受光条件,充分利用阳光和地力,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技术一般可比常规垄作栽培增产15%以上。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平作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这种方法即是R.L.Cooper教授在美国试验和推广的原型技术。其行距和密度要根据采用的品种和地力而定,一般行距为15~35cm,每公顷下种45万~65万粒。垄作窄行密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这种方法是在吸收、消化R.L.Cooper的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的气候特点,嫁接到固有的垄作耕作制上的一种新方法。它的优点是既保留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的植株分布合理,绿色面积大,群体光合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垄作的抗旱抗涝,增加地温,便于管理的优点。大垄窄行密植是指2垄合并成1垄(130~140cm)或1垄半合成1垄(97.5~105cm)的宽台窄行密植栽培。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45~50cm的小垄上的双条播,通过缩垄增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选择品种与种子处理   窄行密植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前提,否则不仅不增产,反而要减产。因此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较适宜品种有合丰42、合农60、垦鉴豆23号、北丰14、北丰11、红丰11、黑河38等。另外选择比当地熟期偏早的品种或品系多表现增产,如巴彦选用的黑交92-1372,桦川县选用的宝丰9、北丰11,在当地都是熟期偏早的类型。这一点可作为选择品种的参考依据,但熟期不宜过早,否则浪费积温,影响产量。   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良种以上。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成苗率),含水量不高于13%。   要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土壤条件,进行药剂拌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地下病虫害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和根蛆,可选用35%的克多福种衣剂等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包衣的方法防治;也可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目前市场上种衣剂品种比较多,效果差异较大,使用是要注意选择。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的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防治大豆孢囊线虫可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同时兼防根腐病。   (二)精细整地   合理耕翻、精细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也是大豆增产的根本措施之一。窄行密植对土壤耕层要求更加严格,平作窄行密植,在生育期间不进行铲趟,增温、防旱、抗涝等能力减弱,它要求有1个良好的土壤耕层条件,要达到耕层深厚、地表平整、土壤细碎;采取大垄窄行密植,由于垄上增加了行数,给机械播种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整地要求比常规垄作更高,不仅要求耕层深厚,垄上还必须表土平整、地净、土壤细碎。   平播窄行密植,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为18~20cm,耙茬深度为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cm,耙平耙细。   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均在伏秋整地的基础上起垄,进行伏秋翻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大垄窄行密植可用做台机打成90~140cm的大垄,垄高15~18cm,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18cm,小垄窄行密植可用普通起垄犁打45~50cm的小垄,起垄后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三)增加肥料投入   窄行密植要实现高产,必须增加肥料的投入并合理施用。首先是增施农肥,中等肥力地块公顷施用量22.5t以上;化肥要氮磷钾搭配,施用量要比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25kg,硫酸钾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