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SWOT分析.pdf

发布:2017-08-26约1.25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第3期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No.3,2010 季刊 Quarterly (第1卷·总第3期) JOURNALOFANHUI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1,Serial No.3) ●安徽纵横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孟 丽,潘理权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 摘要: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规 划。通过采用SWOT法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进一步认识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最后,为推进和加快皖江城 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SWOT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38(2010)03-0107-05 2010 年1月12 日已正式获国务院批准的皖江 的影响率极低。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首个国家级承 气候温暖湿润。环境容量大,土地总面积633 万 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首个“国字号”规划,范 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总计73.36 万公顷,占全省 [3 ] 围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 62.22% ,开发潜力大 。示范区内农林业和水产 州、宣城、滁州等九市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 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人居和多类型 的两个县区,共59 个县(市、区)。皖江城市带承接 产业集聚。 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第一个主要针对长三角地区建 2.要素成本低廉。一方面,示范区内矿产和 [1] 设的后花园式的产业转移示范区 。进一步认识 旅游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00 多种,铁矿、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内外部环境, 铜矿、铅锌矿等黑色和有色金属矿,石灰石、石膏、 将对示范区明确方向、发挥创新示范效应、推动提 石棉、明矾石等非金属矿产保有储量在华东地区 [2 ] 升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有重要意义。 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 ;旅游资源品质高,特色鲜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明,在5 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众多的国家 1.地理条件优越。示范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另一方面,示范区内劳动力 和近800 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资源,水资源丰富, 和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 年均水资源总量在400 亿立方米以上,人均超过 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低。 [2 ] 3. 产业基础较好。在安徽东向发展战略、 2000 立方米/年 。地貌和地质条件适宜,所处的 沿江平原和皖中合(肥)巢(湖)盆地周围地势低 “861”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产业基础优势将进一步 平,境内平原、丘陵、低山相间,受自然、地质灾害 显现。示范区内产业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其中 收稿日期:2010-03-01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AHSKO7-08D104)”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 人:潘理权) 作者简介:孟丽(1975-),女,安徽巢湖人,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学部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 向:国际贸易; 潘理权(1968-),男,湖北钟祥人,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培训管理处处长,教授,经济学硕士,合肥工 业大学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