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版)化学卷(正式考试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启用前
【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5年【新课标Ⅱ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学科网大联考命题中心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O-16 Cl-35.5 P-31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
7.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学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
C.“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细颗粒物,它们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8.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法鉴别葡萄糖和乙酸
B.乙醇与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硫酸铵、硫酸铜和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C4H10有2种同分异构体
9.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只有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⑤ C.只有②③⑤ D.全部
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甲图曲线表示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人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乙表示将0.01mol·L-lNaOH溶液滴人到稀盐酸中的滴定曲线
C.丙为水的电离曲线,从z点刭x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
D.丁中曲线表示将pH相同的NH4C1溶液和盐酸稀释相同倍数时,二者pH的变化
12.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 + O2 → 2CH3CH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B.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
C.正极反应式为:CH2=CH2-2e- + 2OH- → CH3CHO + H2O[来源:学科网ZXXK]
D.每有0.1mol O2反应,则迁移H+ 0.4mol
1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H+(aq)及+OH-(aq) == H2O(l) ΔH=-57.3 kJ/mol,若将含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第II卷(非选择题)
26、(16分)氧化铁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I.据报道,一定条件下利用FeO2与甲烷反应可制取“纳米级”的金属铁。其反应如下:
Fe2O3(s)+3CH4(g)=2Fe(s)+3CO(g)+6H2(g) △H>0
(1)若反应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l.12g。则该段时间内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某一相关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选填序号)。
a.若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b.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
c.若增大Fe2O3的量,平衡向右移动
d.若从反应体系中移走部分CO,可提高CH4的转化率
Ⅱ.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A12O3、SiO2等)为原料提取Fe2O3,工艺流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3)步骤i烧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