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平乐村居》设计.doc

发布:2017-04-03约1.1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材版本:苏教版国标本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清 平 乐 村 居》 执 教 者: 沈 鹏 如 皋 市 吴 窑 镇 江 中 小 学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名称 清平乐 村居 授课人 沈鹏 学校名称 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教学对象 四年级学生 科目 语文 课时 1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画面感极强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知识目标:认识个生字,理解;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能力目标:创设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大自然的赞美。“情景教学法”根据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调动学生的兴趣,融人诗词的境界, 2.描述画面情境,引导学生猜诗。 学生猜诗。 读好诗歌。 1.课前让学生看图猜诗,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 2.通过图片创设学诗氛围,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本课以“画”为主要情境教学手段作铺垫。 (一)比较诗词,初识宋词 投影词、诗: 1.引导学生比较《清平乐 村居》与《村居》的不同。 2.讲解词的基本知识:词牌名、长短句、上下阙。 1.比较《清平乐 村居》与《村居》的不同。 2.读好题目,理解“村居”的大体含义。 3.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投影呈现《清平乐 村居》与《村居》,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整体结构、题目、句式等方面比较出诗与词的不同,了解词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初读诗词,感受词韵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首就是一幅画。再现情景表象,把学生的心绪进构建的情境中,悟其情,会其意。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精彩对接,构建出一条无形的时空隧道,穿过它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古诗词闪烁千年的异彩。老夫妻”的词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外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辛弃疾为何常常醉意朦胧? 1.交流感受,板书词语 2.同桌讨论:翁媪为何而醉? 3.朗读辛弃疾作品中含“醉”的词句。 扣住“醉”字,让学生探讨翁媪为何而醉,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再来整合前面读懂的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词所展现的整个意境的理解。儿童视角解析文本,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对话,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感受和发现文本世界的同时,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动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