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夏州日光温室生产的现状及对策.doc

发布:2018-10-07约3.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夏州日光温室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临夏州日光温室生产现状,分析日光温室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临夏州;日光温室;生产现状;对策      1 临夏州日光温室生产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临夏州以高效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全州日光温室面积达0.11万hm2,塑料大棚面积达0.10万hm2,蔬菜播种面积达0.72万hm2,总产量20.26万t。全州已有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产地14个,认证番茄、红枣、马铃薯等无公害农产品18个,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品种44个。目前,日光节能温室近万栋,现已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科技水平低   塑料大棚和节能型日光温室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农村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由于土地利用率低,技术含量低,设施设备、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不配套,生产不规范,致使产品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低,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 设施结构不合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目前我州各地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不规范,高度低、跨度小,采光保温性不好,绝大部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只能起一定的保温作用,不能对光、温、气进行有效调控。冬季低温阴雨天易发生冷害,秋延栽培时间不长,春提前时间不早,未能充分发挥温室的效益。      2.3 温室蔬菜种植模式单一。品种种类少   临夏州60%~70%的温室以黄瓜、西葫芦、番茄、草本花卉为主,林果、根菜、叶菜、高档花卉种植少,稀特菜、野菜、名贵花卉更少。上市期集中,价格低,也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2.4 空间狭小,缺乏专用的小型作业机具   从各种作业机具来看,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很多方面还是空白。可选机具品种少,作业功能单一,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种类少,价格偏高。还有很多作业完全靠人工、难于实现机械化作业。      2.5 经济效益有所下滑   一是种植结构单一,上市期集中,销售价格下降,一般下降20%左右,有些品种下降50%;二是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使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三是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消费水平不高,导致价格难以上升;四是生产者信息不灵。在品种上市期,质量上未能适应市场需求,价格难以提高。      3 今后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   发展设施农业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我州的资源优势,挖掘潜力,在基础设施、品种优化、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导向作用,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优化结构、形成规模、提升效益,强力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3.2 树立“三种意识”   3.2.1 树立科技意识。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结合我州实际,一是要稳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引导基层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加强培训工作。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专家、学者来我区举办讲座、实地指导,重点抓好农业技术人员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设施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的技术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三是要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严格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立体栽培和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大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加强蔬菜保鲜预冷库、工厂化育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冻害对设施农业发展危害的预防措施研究。认真总结和吸取2008年冻灾对设施农业危害的深刻教训,制订切实可行的设施农业防冻减灾应急预案,对基础设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采取防冻减灾、增温补光的应急科技设施,从根本上有效防止冻灾。   3.2.2 树立市场意识。建立健全市场支撑体系,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意识。一是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逻辑和行为准则。在占据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及时掌握各地农产品需求情况,做好市场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三是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培育贮藏保鲜和运销大户,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与连通。      3.2.3 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当今社会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州气候冷凉、环境无污染的条件,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