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Dimer X二聚体抗原呈递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探索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新工具——Dimer X抗原呈递技术
简单易行的3步曲:加载抗原-染色-分析
前言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基因座编码一组高度多型的细胞表面蛋白,后者在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MHC分子通过结合和向T细胞抗原特异性受体(TCR)呈递抗原片段发挥功能。人(人白细胞抗原 / HLA)和小鼠(组织相溶性抗原2/ H-2)MHC分子是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相关性的蛋白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MHC I类分子包含两个多肽链。α链是由MHC编码的跨膜多肽,含有三个胞外结构域:α1,α2和α3。第二条链包含一个非MHC编码的多肽-β2微球蛋白(β2M)。由于β2M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它与α链通过非共价作用连接。外源性Ag经水解形成的肽段与MHCⅠ分子结合,形成Ag/MHCⅠ复合物继而表达在细胞膜上,被CD8+T细胞(TC细胞)的T细胞受体识别,产生CTL(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
MHC II类分子包含两个不同的跨膜蛋白,结合外源性抗原(如细菌和真菌)衍生而来的肽段,并被CD4+T细胞特异识别。内源性Ag经水解形成的肽段与MHCⅡ分子结合,形成Ag/MHCⅡ复合物继而表达在细胞膜上,被CD4+T细胞(TH细胞)的TCR识别,诱导辅助性T细胞免疫。CD4和CD8辅助分子与MHC分子的非多形区相互作用而稳定TCR -MHC复合体的形成。
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通过复杂的免疫反应最终清除抗原,保护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都是由Ag在MHC帮助下被呈递给T细胞,同时协同刺激分子传递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到核内,从而T细胞活化、扩增并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杀伤受感染细胞、癌细胞,清除病原体。MHC不仅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也广泛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
近来,在疫苗开发和特异抗原免疫应答等研究领域,以可溶性二聚体蛋白经免疫荧光鉴定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抗原特异性T细胞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D PharMingen开发的DimerX技术的是基于MHC对抗原肽的自然免疫处理,这种处理是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所必需的。DimerX试剂是由重组的可溶性MHC:Ig蛋白及b2M共同組成。适用于免疫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細胞仪分析。DimerX技术
BD PharMingen通过DNA重组技术将编码MHC I类分子的3个胞外结构域的cDNA插入小鼠IgG1重链基因可变区,再将含有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与人b2M基因共转染到一个IgG重链缺陷型鼠浆细胞瘤细胞系J558L,细胞的分泌产物是由重组的MHC:IgG1重链融合蛋白和以二硫键结合到重链的轻链,以及以非共价键与MHC结合的b2微球蛋白形成的复合物。该重组分子有2个抗原片断结合沟,研究者可自行加载任意感兴趣的抗原片断,再以PE标记的anti-Ms IgG1与MHC:IgG1结合,经免疫荧光染色或流式細胞仪分析呈桔黄色荧光。以FITC标记的anti-CD8染色CD8+T细胞,经FCM分析呈绿色荧光。由此,同时呈现桔黄色和绿色荧光的细胞即为针对目标抗原与MHC I复合物的特异杀伤性T细胞。
BD PharMingen DimerX产品特性:
鉴定Ag/peptide特异性T细胞
模拟特异性的MHC-Ag-TCR相互作用
具有功能性的DimerX易于加载研究者感兴趣的任意抗原肽
高亲和力的DimerX加载肽后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长时间稳定结合
IgG的铰链区的可运动性使连接在臂上的MHC与TCR更加自由、灵活的结合
大大增强了其结合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
实验流程(3步法)
加载抗原肽段(无菌操作)1.1 制备目标抗原肽段贮存液:将肽段溶于DMSO制成20mg/ml stock液,可以小量分装冻存于-20℃。至使用时,以无菌的PBS稀释至2mg/ml即可。1.2 肽段与DimerX混合于PBS(0.2%BSA) pH7.2 (554657),肽段过量比例40, 160, 640.(肽段为 8-10 aa,纯度95%(HPLC))肽段用量Mp (mg)可用此公式估算:Mp=Md×R×Dp/DdDp=肽段分子量(dalton), Dd=250,000 daltons,R=过量肽与Dimer的摩尔比(40,160, 640),Md=Dimer用量
(H-2Kb,d:Ig为0.25~4 mg/106 cells/ test,HLA-A2:Ig为1~2 mg /106cells/test)1.3 肽段与Dimer X混合液于37℃孵育1 h或过夜,或4℃, 48 h(抗原肽与HLA-A2:Ig需孵育过夜)**以上为针对高亲和力的目的肽段,用被动加载方法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目的肽段与MHC亲和力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