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 专题1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名师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DNA连接酶的作用不是连接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而是脱氧核糖和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 (2)限制酶切割一次,会产生2个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水解2个磷酸二酯键。 (3)限制酶的作用并非只是切取目的基因,还用于切割运载体。 [例3] 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若要得到一个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含重组DNA的细胞,应选用的质粒是 ( )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A项破坏了复制必需的序列,不能复制。B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都完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都能生长。C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完好,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D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完好,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 [答案] C 对限制酶和载体切割位点的说明 (1)若用于切割载体的限制酶有多个切点,则切割后载体可能丢失含有复制起始点的片段,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便不能进行自主复制。 (2)切点所处位置必须在载体本身需要的基因片段之外,以避免载体因目的基因的插入而失活。 返回 理解教材新知 专 题 1 1.1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基因工程的概念 2.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 (1)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 ①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DNA ②DNA双螺旋结构和 的确立; ③ 的破译。 (2)技术发明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 ①基因转移载体和 相继发现; ② 技术的发明; ③DNA体外重组得到实现, 获得成功。 (3)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完善: 1983年,世界第一例 培养成功,基因工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1988年 的发明,使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中心法则 遗传密码 工具酶 DNA合成和测序 重组DNA表达实验 转基因烟草 PCR技术 1.通过分析基因工程的概念,讨论基因工程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基因重组。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通过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人胰岛素。请分析人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提示: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结 果 生物体外 基 因 DNA分子 水平 剪切→连接 →导入→ 表达 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对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 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理论基础 (1)原理:基因重组。 (2)理论基础: ①拼接:不同生物D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4种脱氧核苷酸;空间结构相同,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②表达: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相同的遗传信息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自读教材·夯基础]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来源:主要从 生物中分离出来。 原核 2.DNA连接酶 (1)作用:将双链 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 (2)种类: DNA 磷酸二酯键 种类 比较 项目 E·coli DNA 连接酶 T4DNA连接酶 来源 特点 只能“缝合”具有 的双链DNA片段 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 大肠杆菌 T4噬菌体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平末端 3.运载体 (1)作用:将 送入细胞中。 (2)种类: 、λ噬菌体衍生物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