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蒸汽驱调研.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内外蒸汽驱技术调研2017年2月目 录 主 要 内 容 一、蒸汽驱概述 二、适宜蒸汽驱的油藏条件 三、蒸汽驱的最佳操作条件 四、蒸汽驱案例分析 五、蒸汽驱技术拓展一、蒸汽驱概述蒸汽驱概念蒸汽驱机理蒸汽驱的有效性国内外蒸汽驱的经验一、蒸汽驱概述1、蒸汽驱概念 蒸汽驱是指将蒸汽注入到一口或多口井中,将地下粘度较大的稠油加热降粘,然后在蒸汽蒸馏的作用下,把原油驱向邻近多口生产井采出。蒸汽驱已经成为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通过蒸汽驱提高的采出程度一般可为30%OOIP左右,汽驱结束后的总采收率,一般在50%OOIP以上。一、蒸汽驱概述 注入的蒸汽不断加热井筒周围的地层,随着蒸汽的连续注入,在油藏中形成并逐步扩展的蒸汽带;当注入蒸汽从注入井向生产井运动时,形成几个不同的温度带和流体饱和度带。蒸汽驱过程示意图注汽井生产井生产井蒸汽带热水带冷油带一、蒸汽驱概述2、蒸汽驱开采机理 蒸汽驱过程中,有多种机理在不同程度的起作用,蒸汽驱的驱油效率比较高,一般在80-90%,由于蒸汽前沿的稳定性比水要好,所以在非均质油层中的波及效率比水要大的多,因此,蒸汽驱的最终采收率一般可达50-60%及以上。降粘作用蒸汽的蒸馏作用热膨胀作用脱气作用油的混相驱作用溶解气驱作用乳化驱作用一、蒸汽驱概述降粘作用:温度升高使原油粘度降低,是蒸汽驱开采重油的最重要的机理。主要是随着蒸汽的注入,油藏温度升高,油和水的粘度都要降低,但水粘度的降低程度与油相比则小得多,其结果是改善了水油流度比: M=?oKw/?wKo在油的粘度较低时,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都得到改善,这也是热水驱、蒸汽驱提高采收率的原因所在。九6区齐古组J3q22层原油粘温关系曲线一、蒸汽驱概述蒸汽的蒸馏作用:蒸汽的蒸馏作用是蒸汽带中的重要采油机理。它降低了油藏液体的沸点温度。当温度等于或超过系统的沸点温度时,混合物将沸腾,引起油被剥蚀(因混合物的沸腾所引起的扰动),使油从死孔隙向连通孔隙转移,增加了驱油的机会。蒸汽蒸馏在采轻质油中将起更大作用。一、蒸汽驱概述热膨胀作用: 热膨胀是热水带中的重要采油机理。这一机理可采出5%-10%的原油,其大小取决于原油类型、初始含油饱和度和受热带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油发生膨胀,而且变得更具流动性。油的膨胀量取决于它的组成。 轻质油的膨胀率大于重油,因此,热膨胀作用在采轻油中所起的作用比重油更大。一、蒸汽驱概述油的混相驱作用:水蒸汽蒸馏出的大部分轻质馏分,通过蒸汽带和热水带被带入较冷的区域凝析下来,凝析的热水与油一块流动,形成热水驱。凝析的轻质馏分与地层中的原始油混合并将其稀释,降低了油的密度和粘度。随着蒸汽前沿的推进,凝析的轻质馏分也不断向前推进,其结果形成了油的混相驱。由混相机理而增加的采收率,对重油来说大约3%-5% OOIP。颜色的混相(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馏分)一、蒸汽驱概述蒸汽驱采油中各重要机理的贡献分布图一、蒸汽驱概述3、蒸汽驱的有效性实践表明蒸汽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油开发方式:从70年代开始,世界以及美国注蒸汽开发产量一直在不断上升,而且在整个强化采油产量中占60%左右。从注蒸汽方式上看,虽然由于蒸汽吞吐上产快,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注蒸汽工艺早期大都为蒸汽吞吐开发,但由于蒸汽吞吐只能开采近井地带原油,波及范围不大,油藏开发后期均需要转蒸汽驱方式进行采油: 蒸汽吞吐采收率低(一般10-20%),收益少; 蒸汽驱采收率高(一般30-50%),收益多。一、蒸汽驱概述4、国内外蒸汽驱的经验国外蒸汽驱效果表 国外(特别是美国和印尼)蒸汽驱产量占热采产量的80%,吞吐占20%; 目前,国内吞吐比例占97%,蒸汽驱仅占3%。一、蒸汽驱概述 蒸汽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与任何新技术一样,蒸汽驱技术发展也走过一些弯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单井吞吐轮次过高:注蒸汽技术的早期,由于人们只看到蒸汽吞吐上产快,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的优点,而没有认识到汽驱的最终采收率与吞吐生产无关,增加吞吐阶段只能降低总开发效益,因此把吞吐作为一个开发阶段,使许多油田的总开发效果变差。 井网过稀:蒸汽驱技术应用早期,受注水开发的影响,井网普遍过稀造成许多蒸汽驱失败,因此出现一次或二次加密过程。 注采不均:蒸汽驱早期也是受注水的影响普遍采用五点井网,许多油田因达不到注采平衡而使汽驱失败,因此常看到把五点改为九点,有的甚至改为十三点井网后才取得一定成功的现象。目 录 主 要 内 容 一、蒸汽驱概述 二、适宜蒸汽驱的油藏条件 三、蒸汽驱的最佳操作条件 四、蒸汽驱案例分析 五、蒸汽驱技术拓展二、适宜蒸汽驱的油藏条件 油层厚度:对蒸汽驱来说,存在最佳厚度: 油层太薄,开发效果差;向盖底层的热损失比例增大,热利用率变低。油层过厚时汽驱效果也不太好,井筒中的汽—水分离以及油层中的蒸汽超覆加剧,使蒸汽的热
显示全部